“胸中激浪 笔底波澜”字字生辉
46年前,郭沫若为《新华日报》一则通讯书写标题
本周二,新华日报报史馆收到几幅中国当代文化大家的书法原件,其中,由郭沫若书写的“胸中激浪 笔底波澜”尤为珍贵。据史料捐献者新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赵绍龙介绍,这是时年86岁的郭沫若为1977年9月7日《新华日报》第四版刊发的一则通讯书写的标题。
江苏美术大家为毛主席纪念堂绘国画
1977年3月底,江苏省国画院接到了为毛主席纪念堂敬绘巨幅国画的任务,有关部门邀请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秦剑铭等八人组成创作组。
“在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的宏伟工程中,我省国画院部分美术工作者为纪念堂敬绘了《枣园曙光》《北戴河》《韶山朝晖》《黄洋界》《遵义颂》等巨幅国画,被评为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的先进集体,受到了表扬和奖励。”在1977年9月7日的版面上,《新华日报》详细报道了创作经过。“宋文治同志心脏不好,常常口含药片坚持工作。有一次,他发病住院,在医院还想着为纪念堂画画,没等到完全恢复健康,就回到了战斗岗位。魏紫熙同志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他创作的巨幅国画《黄洋界》,高一米六,长四米五。他一会站在凳子上画,一会蹲在地上画,累得头晕目眩,就闭上眼睛定一定神,坚持继续干。由于连续作战,造成腕关节腱鞘囊肿,不能上,不能下,他请来医师进行推拿,敷上膏药,又挥起了画笔。尤其突出的是八十老人钱松喦同志,他在创作《枣园曙光》的过程中,集中全部精力,前后易稿十多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歌颂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建树的丰功伟绩。他忘却了自己的高龄和劳累,奋笔作画……”耗时近四个月,“用最好的艺术品献给毛主席纪念堂”,艺术家们饱含深情挥毫泼墨,一张画稿往往要画十多张小稿,直到一幅幅精品力作跃然纸上。
那段时间,就连裱画的那位老师傅也拄着拐杖,带病给画家们接纸、修整,还有工人、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前来研墨、裁纸,“广大群众的热情关心和支持,给了画家们很大的鼓舞。”报道中写道。
1977年7月18日,当作品送至北京审查时,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一致好评。江苏省国画院毛主席纪念堂国画创作组被评为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的先进集体。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接见了这八位画家。赵绍龙作为新华日报社记者被邀请随行采访,也正因为这样的机缘巧合,促成了郭沫若后来欣然为《新华日报》题写通讯标题。
深究音调平仄,郭沫若两题标题
当年与郭沫若见面的情景,赵绍龙印象深刻。“1977年7月24日下午4时,美协领导华君武领着我们来到北京饭店四楼,郭老和夫人于立群已站在客厅门口迎候。”落座后,郭沫若与大家亲切交谈。他仔细询问了江苏省中国画创作情况,又关怀钱松喦、宋文治等老画家的身体状况,还不忘嘱咐大家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大家远道而来,不容易见到你们,本来要请你们到我家里去,因为去年地震时房屋损坏,现在还没修好。”郭沫若亲切温和,让大家感受到了春风般的温暖。随后,郭老还和大家合影留念。
赵绍龙一边记录着郭老和江苏画家们的交流情况,一边琢磨着让郭老给新华日报写些什么。“我根据已掌握的素材,迅速构思、拟定了文章标题,写在纸条上,请求郭老书写。郭老收下了纸条。”
先行回宁的赵绍龙,很快就接到了留在北京的画家朋友金志远的消息:“郭沫若为《新华日报》采写的现场通讯书写了标题。”这一消息,令赵绍龙激动不已。题好的字由金志远从北京饭店寄出,随字而来的还有一封简短的书信:
“绍龙同志:您好,所请郭老所书的字已写好,现寄上。郭老说‘情’与‘澜’皆是平声韵脚,最好改一下,‘情’字改成‘浪’字,因此写了两条。我们读了也感觉‘浪’字比较铿锵有力。郭老八十六岁了,所书是十分难得的。如何排用,请研究考虑。”
赵绍龙拟的原题是“胸中激情 笔底波澜”,郭沫若写了一遍,略一沉吟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的信笺上,重新写下了“胸中激浪 笔底波澜”,并在字下面以蝇头小楷补写了一则注解:“‘激情’改为‘激浪’,因‘情’是下平,不叶。”一字之差,反映了郭沫若深究音调平仄的严谨。
数日后,这篇由郭沫若题字、赵绍龙撰稿,并配上画家部分作品的通讯,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而今,这两幅题字作品被收藏于新华日报报史馆,作为重要史料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