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开岭||田螺的味道
2022-06-17 13:5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吴开岭  
1
听新闻

  在一个春光无限好的日子,我应朋友之邀去他家参加晚宴。

  到了朋友家后,我发现他的厨艺很是了得,可谓烹炒煎炸煮样样精通。尤其是,小露了一手炒田螺的独门绝活。

  入口品尝后,我觉得这道炒田螺的味道不错!

  于是,我一边用牙签挑吃田螺肉,一边向朋友讨教做这道菜的诀窍。朋友是位爽快人,没有对我藏私,谈笑间娓娓道来:“先将田螺放在清水里浸泡,挑出夹杂其中的死田螺。待田螺吐净泥沙后,清洗去尾并沥干水分。再将洋葱、姜、蒜、辣椒等切末备用,起油锅时放入,小火爆香。而后,倒入田螺,旺火煸炒,淋料酒,加盐、糖,煸炒至熟透……”

  不知不觉间,一座小山似的田螺壳堆在我的面前。一道炒田螺,既勾起了我的食欲,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家乡高邮,水网密布,鱼游虾戏,“田螺姑娘”静卧水底。

  “打过春,赤脚奔。”儿时的这个季节,大人们赤脚下地忙于春耕播种,孩子们则脱了鞋子自发地捡田螺。

  在我看来,田螺应该算作是河鲜,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可口,素有“盘中明珠”的赞誉,也是农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那时,为了提高家中盘中餐的质量,许多半大孩子赤脚在浅水河里摸河蚌、小沟渠里捡田螺。我家种地为生,老少八口,每顿只能粗茶淡饭,勉强填饱肚子。只因嘴里沾不上荤腥,故而我的四个姐姐都曾捡过田螺、摸过河蚌。四姐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是同龄人中不折不扣的勤快人。

  春暖花开的季节,若是遇到天气晴好的星期天,四姐总是在吃完午饭后拿上盆子去附近的沟渠里捡田螺。而年龄更小的我,看见四姐外出捡田螺,心中觉得新鲜好玩,总是尾随在她的后面。

  冬去春来,沟渠水浅,水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田螺。若要捡田螺,必须挽起裤脚,光着脚丫下水。然而,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季节,双脚泡在水里那是透骨的凉。

  门前的不远处是一大片农田。沟渠交错的地方,当然是捡田螺的好去处。在一处沟渠边,四姐光着脚下了水,我抖抖瑟瑟地紧跟其后。其实,四姐也是一个孩子,但每次捡田螺都是她独自单干。说白了,我跟来了,只是帮四姐挪挪盆子,打打下手而已。

  沟渠里田螺的数量,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我们捡田螺,别人也在捡,无非就是谁的运气好一点,就能捡得相对多一点。虽然小嘴唇冻得发紫,但是每去一处能够捡到十来只田螺,姐弟俩的心中依然是乐开了花。

  夕阳下、春风里、田埂上,我与四姐流着鼻涕,手抬着盆子满载而归。那兴高采烈的画面,至今想来依然心旌摇曳,几度轻唱起充满激情的军歌《打靶归来》。

  回到家后,我和四姐先洗脚穿鞋,再将田螺放在清水里浸泡。

  “春寒还料峭,春韭入菜来。”春天的韭菜品质最佳,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当季蔬菜。在我的印象中,村里每户人家都有一小块韭菜地。我家人多吃菜多,就在门前整了两小块韭菜地。

  昔日的农家,没有五花八门的调料,能有油盐酱醋就已知足常乐,哪能穷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因为缺调料,所以姐姐们捡回来的田螺,基本不做炒田螺这道菜。如此一来,我家一道无需太多调料的家传菜“韭菜炒螺肉”应运而生!

  家人在做韭菜炒螺肉前,通常先用沸水将田螺过水杀菌。冷却后,用缺了针眼的缝衣针挑出螺肉,放入淡盐水盆中浸泡。家人口味清淡,不爱吃麻辣。因此,做韭菜炒螺肉时,锅中只放油盐和姜丝。有时,家中没有生姜,姜丝也就忽略不放。油锅加热后,先倒入搓洗干净的螺肉翻炒。片刻后,再倒入切好的韭菜一起翻炒。

  韭菜炒螺肉,是菜肴中的绝配,是一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可以说,这道菜因为春韭之香而忽略了调料的重要性。还可以说,一碗米饭,一盘韭菜炒螺肉,满嘴沾满了春天的鲜,鲜到吃到嘴里就忘记了一切!

  由于韭菜断档,而且调料缺乏,我家也曾做过简略版的水煮田螺。我记得,家人在铁锅中倒入菜籽油,油热后放盐,将切好的葱姜蒜放进油锅中炸一炸。稍后,再将洗好去尾的田螺倒入锅中,翻炒一会。起香后,加水煮沸,熟透装盘。当然了,这道菜与如今的饭店大厨手艺比起来,味道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见过不少人吃炒田螺,以及水煮田螺,动作很是利索。他们手捏田螺,用嘴一吸,螺肉进嘴,我很是羡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感叹无此水准。年幼时,螺肉吸不出,用缝衣针挑。成年后,螺肉还是吸不出,只好用牙签去挑。

  粗看起来,水煮田螺和炒田螺都是带着螺壳去烹制。然而,二者有所区别。窃以为,水煮田螺是水煮,口感柔和,既保持了田螺的鲜度,也不失鲜辣脆爽,更不会使配料喧宾夺主,吃起来也不那么容易上火。

  难怪有人说,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它也可以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时至今日,田螺的味道,仍然触动我的味蕾。每次吃到田螺这道菜时,我手中的筷子总是下意识地伸了过去,脑中不时闪现出姐姐们捡田螺的一幕幕场景。

标签:田螺;韭菜;螺肉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