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马文存》(文汇出版社2019年6月版)分《烟火》《望乡》《拾穗集》三卷,收录了王慧骐先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和文学评论一百五十余篇。该书不仅设计精美,获得2020上海书籍设计双年展书籍设计优秀奖,而且内容丰富,记录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其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腻摹写,也有对过往时光的深情追忆,还有对编辑生涯的忠实记录。王慧骐先生的作品兼具情感深度、生活广度与思想锐度,同时富于文人气息,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情感真挚、内涵深刻、清新质朴的文学世界。
一、人文关怀下的世间百态
散文的核心元素是情感。读罢全书,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作者文字之下涌动的深情与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作者才能够始终保持对生活的浓厚热情与敏锐嗅觉,以平视的姿态主动将笔触伸向民间。从《烟火》到《望乡》,作者捕捉当下的心灵悸动,谛听历史的前进足音,在贴近现实的同时不忘回溯历史,为我们绘制出一幅摇曳生姿的众生风情画。在《烟火》卷中,作者以真实的笔触对芸芸众生的生活境遇作了近乎原生态的艺术再现。城市中坚持劳作的环卫老人、只身到温州闯荡的残疾青年、负担着生活重负却不失闲情逸致的刘姐,花甲之年仍散发着青春朝气的白发歌者,小镇里悠然饮酒的微醺老人都一一走进作者的视野。作者以平实却不失温情的笔调对个体的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关照,表现出极富时代气息的现实关怀。
在对现实人生的摹写中,作者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且善于通过众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去破解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密码。在那位二十几岁背着婴儿卖玉米的女孩身上,作者发现了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茫然无望的眼神。年轻的外表与茫然空洞的神情间形成的巨大张力,让我们透视到女孩沉重的内心负荷。诸如此类传神的刻画在书中并不少见。《城市,因他们而活色生香》中,“女的见人一脸笑,你问她带鱼的价钱,她会把声音稍稍压低了对你说,就按多少一斤给你吧,言外之意给别人要高点的。”“一脸笑”“把声音压低”以及“就按”一下子就把卖鱼妇女聪明中透着可爱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察人观世的细腻深入与描摹人物的艺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将视角对准常被人所忽略的小人物时,投以的是平视的目光。其中没有俯视的怜悯与同情,而是予以平等的体恤与关怀,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真诚与敬意。
《青色马文存》有着阔大的时空容量。伴随着时空的置换,作品蕴含的情感深度与意欲表现的生活广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在表达现实关怀的同时突出了对人的历史关怀。《望乡》一卷主要写亲情,在大多数篇章中作者将目光转向历史,在对往昔场景的再现中追忆亲朋好友间的爱与温情。在笔者看来,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在一张张家族老照片带来的时光漫旅中,作者对祖辈给予的理解与关怀。作者首先对祖辈的生存境遇予以回顾,祖父因购置了十六亩地而成为地主的命运遭遇、建国后姨妈因丈夫工作无法调动而独自照顾家庭的辛苦操劳,“文革”期间大学老教授们的噤若寒蝉都在作者笔下得到了富于历史感的真实展现。除此之外,作者对祖辈所持生活态度的探寻与理解也占了相当比重。在《不做怎么行?》中,一百零三岁老奶奶的“不做怎么有得吃?”与八十七岁老父亲的“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哪能老待在你这里吃闲饭?不做怎么行?”共同指向惜时有为这一生活准则,这种“做”早已内化为老一辈心中坚不可摧的信念。作者在此所作的努力,是对历史长廊中存在的情感结构与生命理念的主动体认与悉心呵护,是一种带有历史体温的更为珍贵的人文关怀。
有言道“无情不成文”,可以说人文关怀是打开王慧骐先生散文世界的一把钥匙。透过作者对个体生命的现实关照与历史关怀,我们窥视到古往今来的世间百态。在热气腾腾、充满烟火气的文字叙述中,生命的困顿与挣扎、生活的温暖与希望一同走进我们的视线,向我们诠释着何为真正的生活。
二、多重审视中的深刻内核
《青色马文存》具有情感的深度与生活的广度,同时也不乏思想的锐度。整部作品包含着许多颇具思想性的篇章,可谓“轻”中藏“重”,流畅中有沉郁。作者往往将自身的感悟思考与批判意识融入到稀松平常的生活世界中,在行云流水般的娓娓道来中加以深沉思索或湍激发问,寥寥数语,却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现实与历史的思考与审视,作品内蕴的深刻内核由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在作者舒缓自然的文字叙述中,尽显其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忽有所感》一文记录了作者与一位先生因文字展开的交往。或是因为对友情的高度珍视,作者忽视了时过境迁的力量,千里访友前的激动最终化为了见面后的五味杂陈。在此,作者不无感伤地发出了“旧人还是不见的好”的慨叹。《在浴室听老人说酒》一文中,作者又以自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一语道破了老人热衷于谈酒的深层缘由——“在对那种推杯换盏的回顾中,他们无疑可以找回那个曾经兵强马壮的自己。”以上感悟以生活为根基,带给读者的是深深的启迪。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此类感悟在作品中得到进一步深化,最终凝结成精深的哲思。在女儿怀孕期间,妻子早年做过的酸辣藕块与清炒菜秧给已吃遍美味佳肴的女儿带来了巨大欣喜,这使作者对 “繁复”与“简单”进行了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辨,最终得出“何不删繁就简”的答案。作者对美好如何成为美好所作的探讨,更显其思想的火花。《留在记忆中的那些美好》中所说:“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些美好,有时候,酿造它的恰恰就是艰难困苦的因子。只不过作为拥有者,我们常常把美好背后的苦涩,用时光的筛子筛了出去。”在笔者看来,作者之所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思考,是因为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作者将感受生活上升到了感受生命的高度,进而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探寻到生活的智慧与生命的本质。
在整部作品中,作者还以深沉的批判意识将思想的触角伸向火热鲜活的社会现实。在作者一次又一次的真诚发问中,我们得以洞察到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时代弊病。《寻师》一文讲述了一批年近七旬的学生在节目上集体寻找班主任而使观众感动落泪的故事。在班主任看来她只是做了一名老师该做的事情,但就是过往岁月的这种“稀松平常”却带给了如今时代以极大的震撼。透过作者在文章结尾处那振聋发聩的质询,我们洞悉到原本纯真温暖的师生情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在《老人去看儿童剧》中,作者揭示了儿童剧所处的尴尬境地:儿童剧的观众主体理应是儿童,但最终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几位老人相约观看了这部感人的儿童剧。作者借此对当下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初中生所面临的繁重学习任务与沉重升学压力无疑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此外,作者漫步在高淳老街时,对文物保护问题所作的分析也颇具启发性。在作者看来,真正的“街宝”是如八十七岁的梅老先生这样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这才是真正的历史遗存。因此,文保不光要保建筑,更要呵护人。在对种种现实弊病的反思与批判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以文学干预社会现实的热忱。
在平静内敛的叙述中,作品夹杂着厚重苍凉的历史烟尘,这一历史感的溢出扩大了文本的思想容量。《烟火》卷的第一篇文章《12月13日10点01分》就是作者献给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一首散文诗,由此可见作者对历史的缅怀与敬意。在《望乡》卷的多篇文章中,作者对祖孙三代的历史经历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可见其广阔的历史视野。祖父因在建国前夕七拼八凑买了十六亩田而被划为“恶霸地主”,这直接影响了后代的命运。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飞机发动机专业的父亲,因此被迫改行到农业院校任教。文革到来后,父亲被押去游街,祖父也遭到批斗,作者与兄弟姐妹也随之陷入困境,为保护自己而苦练“杀敌”本领。随着教育事业的恢复,作者在升入高中后将压抑转化为学习动力,成为班中的尖子生。然而,蒙在其心头的阴影却并未彻底消除。在作者波澜不惊的叙述中,祖孙三代在时代大潮中的内心困顿与精神颤栗得到了充分呈现。在此,作者以小博大,以对个人时代命运的文学呈现表达出对特定历史阶段的审视与反思。无论是满含敬意的缅怀还是冷静客观的审视,作品历史书写的背后是作者以文学回应历史的写作自觉,这种自觉令人敬仰。
于散文而言,“思”是“情”之外的又一个重要元素。在作品中,作者以哲人的眼光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推开去,于静默思索中探寻生命的真谛。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没有流连于自我的狭小天地,而是深入火热的社会现实,反思时代痼疾,同时推开历史的大门,谛听历史长廊中的风声雨声。作品的思想立意层层深入,给读者带来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
三、文人品格与文学记录
在数十年的创作与编辑生涯中,王慧骐先生与文字背后的人广为结缘。这些好友从事的职业虽然不同,但都对文学抱有至真至纯的热爱,有着不为世俗所扰的文人风骨。在写人赏文的同时,作者不忘以笔打捞民间涌动的文学力量,从而为世人献上一份鲜活生动的文学记录。在经济大潮下的名利角逐中,文学工作者不为利益所动的品格坚守与为文学存史的文化自觉令人感佩。
在作品中,作者忆及与朋友的交往过程,并将其铺陈开来。在此过程中,作者往往通过一些生活小事来捕捉朋友的性情与品格,进而催生出多篇人物素描。作者记人范围甚广,其中既有冯亦同、刘希涛、金倜等诗人,也有秦兆基、吴周文等散文评论家,还有出版人董宁文、选家金实秋等从事其他职业的好友。在《选家金实秋简记》中,金实秋早上本打算出门看朋友,但在途中却意外走进了图书馆,最后待到闭馆却浑然不知,妻子急得打他手机。就是通过这样一件日常小事,一个心无旁骛的书“痴”形象便跃然纸上。在《写给青年诗人陆华军》一文中,陆华军担心七十高龄的老诗人刘希涛一人前往南京与作者见面多有不便,因此特地请假专程陪同,其对长者毫无功利之心的尊重与爱护让人感动。此外,董宁文的“厚道”“平常”与“通透”、刘放的“坦诚谦恭”“严于律己”与“节俭”以及其他友人的美好品格都在作者笔下得到一一呈现。在文人互证中,作者对友人的学养与品格进行综合评述,我们借此得以了解到这些文学爱好者与工作者所共有的高尚品格:敬业严谨、平易谦逊、古道热肠、宽厚仁义。这些品格的呈现因来自作者的亲历而获得了坚实质感,更具荡人心腑的精神力量。
作者在对众友人进行群体素描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份带有自我印记的文字实录,我们据此得以反观作者本人的性情与才情。在作品中,作者多次用“古道热肠”“重情仗义”等词语来形容众友人,殊不知这也是其自身品格的真实写照。在好友吕锦华患病期间,作者每年都抽出时间赶往吴江以送去问候。世间不乏朋友间雪中送炭的故事,但如作者这般数年不变的坚持实为少见。诗人金倜在诗集《慢慢弯曲》的后记《一个人的世界》中谈到了作者此前对他的热心帮助。虽然作者对此的回应是“这让我有几分汗颜”,但在笔者看来这实为自谦之词,如果作者不曾设身处地为朋友解困,朋友又怎会将其铭记于心并在后记中予以感谢呢?除了性情与品格,我们还能由文观其学识与才情。《拾穗集》一卷收录了多篇作者读书赏文的随笔,其中作者涉猎甚广,对论著、随想、诗歌、画集甚至微信影集均作出了精当评点,可见其深厚的知识储备与敏锐的艺术鉴赏力。在诸多文章中,作者对向翔散文诗集《时光煮雨》的评析让人印象深刻。作者由诗集命名联想到古老的海水煮盐,并以此开展解读。在对诗集展开细致深入的研读后,他认为一个“煮”字尽显诗人将自身的岁月之思浓缩提炼为精纯的万象之美的写作实质。这一评析确切精妙,让人眼前一亮,作者的才情尽显无遗。
在作者所记述的文人交往中,最令笔者难以忘怀的是编辑与作家间结成的深厚情谊。文学编辑被称为“文学摆渡人”,他们以“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精神帮助一位又一位作家在文学的土壤中深耕厚植。在《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贵人》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帮助其出版处女作《茧花花》的编辑赵元真老师。赵老师在上报选题时将机会留给了作者这样一位素昧平生的无名小辈,之后面对作者一顿吃请的感激他也予以婉言谢绝。赵老师对文学新人的大胆发掘与为人的正派磊落着实令人感佩。在《比比谁的心灵美》一书出版前,作者前往合肥定稿。当时本书的责编李先轶亲自前往火车站接站,并直接将作者接到了自己家中,在简陋逼仄的空间中硬是为作者腾出了一间小屋。编辑对作家的这种热诚关怀真是让人如沐春风。在编辑与作家之间,不仅有编辑对作家的扶持、提携与关爱,更有后者对前者发自内心的感恩、回馈与帮助。作者的好友徐廷华善良宽厚,重情重义,对四十年前帮其发表第一篇作品的编辑赵力田先生,他一直不忘提携之恩,与老师保持了四十多年的联系。在老师与师母住进老年公寓后,徐廷华几乎每星期都前往探望。老师辞世后,徐廷华又在第一时间赶去帮忙料理后事。显然,前辈的提携与关爱在后辈心中成为了无法忘却的记忆,在这一记忆的感召下,心怀感恩的后辈以实际行动予以回馈,进而在二者间构筑起双向互动的深情厚谊。编辑与作家之间如此这般诚挚而纯粹的交往,对当下的编辑行业与文学生态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在对一脉相承的文人品格予以褒扬的同时,还以高度的文化责任感对散落在民间的文学力量进行打捞,从而为我们保留了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学记录。在中国的当代文坛中,除了家喻户晓的名家巨匠外,还存在着身处边缘但却充满活力的民间力量,如作者在《拾穗集》“小引”中所言,“所论作品与人,并非大红大紫,但却也不依不傍,在或许并不开阔的一片天空下,开各自的花,结各自的果。”。而作者集作家、文化官员及编辑于一身的特殊身份,使其得以亲历中国文学尤其是江苏文学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而以一个在场者的身份进行忠实记录。在作者的文字中,一个由普通文学爱好者所组成的文学圈慢慢浮出水面。在《诗的纽带》中,我们了解到脚印诗社这一文学团体。大家最初在诗歌班上一起听课写诗,进而建立了真挚友谊。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他们登山踏青、采风作诗,一直保持着纯朴绵长的交往。作者的目光没有局限于江苏大地,而是高屋建瓴放眼全国。在《陕西省散文诗创作一瞥》中,作者对陕西省“90后”大学生诗人王飞、程川等后辈新生力量进行介绍与评述,让我们了解到民间散文诗创作的强劲力量。作者对以上民间文学力量的打捞与记录具有为民间文学存史的重要意义,这种对文学事业的无上热忱与为无名者立传的文化责任感令人崇敬。
王慧骐先生有着深厚的文人学养,文章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在记述作者与友人相识相知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文人身上闪动的人格魅力与文化界延续至今的文人气脉。对于民间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作者着墨颇多,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另一个侧面,也透视到作者身为文学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青色马文存》中,作者以平实的笔调记事、写人、言情。透过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之深情、对众生之悲悯以及对文学之热爱。在喧嚣纷扰的现代生活中,作者为我们构筑起一片诗意盎然的栖居地。
作者简介:赵涵,女,汉族,1997年3月出生,河北张家口人,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