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由“大青牛”看辽朝与金朝祭祀习俗的异同(上)
2020-05-25 09:33:00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辽朝的历史比金朝将近长100年,但同样是出自元代脱脱等人之手的这两个朝代的史书,在份量上却恰恰相反,《辽史》只有116卷计5册,《金史》倒有132卷8册。这一方面可能是辽代的史官当时留下的“实录”过于简单,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这两个朝代的执政者的理论文化水平。从开卷的帝王“本纪”中可见,辽朝的帝王“本纪”几乎是“大事记”条目式,金朝的帝王“本记”除了起居“实录”外,君臣交流、帝王下诏的内容要丰富得多。但另一个奇特现象是,《辽史》关于由帝王直接开展的祭祀文化内容要远远比《金史》丰富,体现出的对天地祖先神灵祭祀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色彩更加浓郁,金朝似乎更理性些。但双方毕竟是前后朝代,文化特征同中有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朝代的统治者在开展祭祀文化活动中,对作为祭品的“大青牛”牲口持不同态度上明显感受到。

我们先看看辽朝的祭祀文化现象。

辽朝祭祀文化内容丰富,主要呈现历代帝王都举行祭天地、祭祖先发迹的“木叶山”、射柳祈雨和崇拜“海东青”鸟等方面,用于祭祀的牺牲有牛、马、羊、鹿、天上的飞禽,还有酒脯等。

(一)祭拜天地。根据《辽史》卷三十四《兵卫志(上)》可知,辽朝“凡举兵,帝率蕃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辽史》卷四十九《礼志(一)》记载辽朝的“军仪”是:“刑青牛白马以祭天地”,在举行祭祀时,除了各杀死一头青牛、白马,同时还杀死牝牡麃各一只作陪祭。攻下敌人城堡取得胜利后,也要举行祭拜天地仪式,这时用来作为祭品牺牲的是一只白羊和一只黑羊。班师回营后,再用缴获的牡马、牡牛各一只来祭天地。

由于对出征作战及取得作战胜利的极度重视,在举行祭拜天地仪式时,除了用动物作为牺牲,有时还伴有“射鬼箭”习俗。即把活人(一般都是死囚)绑在固定位置上,任人用乱箭射杀,最后,这个人肉靶子上被射满了箭,像个“刺猬”。胜利回营后,还会将活捉的“谍者”(主要指俘虏)“植柱缚其上”,让他处于敌人方向,最后让士兵朝敌人方向乱射之,“矢集如蝟”,被射的人射上中箭如刺猬一般。“射鬼箭”在今天看来有点残忍,但正是当时契丹族存在的“交感巫术”在祭祀文化中的体现。

从《辽史》皇帝本纪来看,辽朝皇帝主持的祭天地仪式是触目可见。

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先行者。据《辽史•太祖本纪》,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春天即位当皇帝时,“命有司设坛,燔柴告天”。将玉帛、牛羊等牺牲置于积柴上进行焚烧,烟遐升空,实现向天神地祇报告感恩的目的。公元913年五月甲寅日,前北宰相萧实鲁、寅底石自刭不殊,阿保机遂“以黑白羊祭天地”;丙寅,阿保机来到库里这个地方,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天赞三年(924年)八月乙酉,至乌孤山,“以鹅祭天”;甲午,登阿里典压得斯山,“以麃鹿祭”;九月,破胡母思山诸蕃部,驻扎在业得思山,“以赤牛青马祭天地”。注意,不是用“青牛”而是用了“赤牛”,不是用“白马”而是用了“青马”,可见规格更不一般。阿保机曾于天赞三年六月下诏:“上天降监,惠及烝民。圣主明王,万载一遇。朕既上承天命,下统群生,每有征行,皆奉天意。是以机谋在己,取舍如神,国令既行,人情大附。……自我国之经营,为群方之父母”。由于李唐王朝解体,中原进入“五代”时期,所以耶律阿保机趁机在北方做大,建立起契丹族政权,通过征伐,地盘愈来愈大,所以通过不断举行祭天地仪式,说明自己是受上天旨意在做事,自己是这个世界上“万载一遇”的圣主明王,有天神在暗中助他成功。到了天赞四年(925年)十二月壬寅,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于乌山”;天显元年(926年)二月壬辰,“以青牛白马祭天地”。除青牛、赤牛、白马、青马外,黑羊、白羊、鹿、鹅等都可作为祭天地用的祭品。

2.辽穆宗祭拜天地次数甚夥。《辽史》卷六《穆宗本纪(上)》:应历二年(952年)九月戊午,诏以先平耶律察割日,“用白黑羊、玄酒祭天”,岁以为常。这里的耶律察割是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侄子,他因辅立辽世宗,被封为泰宁王,但于天禄五年(951年)谋反,弑杀了辽世宗。后被寿安王耶律璟诱至,将其割肉碎杀。第二年的这一天,辽穆宗规定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举行祭天仪式。应历十三年(963年)九月庚戌朔,辽穆宗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饮于野次,终夕乃罢;九月辛亥日,又以酒脯祭天地,复终夜酣饮。应历十八年(968年)三月乙酉,“如潢河,获鴐鹅(即野鹅),祭天地”。除青牛白马、黑羊白羊外,野天鹅也可作为祭品。

3.辽景宗祭拜天地的情况。根据《辽史》卷八卷九《景宗本纪》上下可知,保宁三年(971年)二月己丑,景宗“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同年十二月癸酉,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保宁五年(973年)二月戊申,“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保宁七年二月丙寅,“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保宁九年(977年)二月甲寅,“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乾亨二年(980年)闰三月庚午,“有鸨飞止御帐,获以祭天”;冬十月庚寅,次固安,“以青牛白马祭天地”。除青牛白马外,飞鸟鸨也可作祭品。

4.辽圣宗祭天地的次数最频繁。据《辽史》卷十至卷十四《圣宗本纪》留下明确纪年记载的有:统和元年(983年)三月壬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五月丙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统和四年(986年)五月己卯,次固安南,“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九月甲戌,次黑河,“以重九登高于高水南阜,祭天。”十一月丁亥,“以青牛白马祭天地”;辛卯,次白佛塔川,“获自落驯狐,以为吉征,祭天地”;十二月辛亥,“以黑白二牲祭天地”。统和六年(988年)八月丙辰,“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冬十月己巳,“以黑白羊祭天地”。统和七年(989年)春丙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统和八年(990年)八月乙卯,“以黑白羊祭天地”。统和九年(991年)十一月己亥,“以青牛白马祭天地”。统和十年(992年)十二月庚辰,“猎儒州东川,拜天。”统和十九年(1001年)五月辛卯,“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冬十月壬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庚申,“以黑白羊祭天地”。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闰九月甲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冬十月乙酉,“以黑白羊祭天地”;甲午,下祁州,“以酒脯祭天地”。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秋七月辛酉,“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圣宗开泰四年(1015年)六月庚戌,“上拜日如礼”,“秋七月,上又拜日”。圣宗皇帝所用的祭天地的祭品中,除与其他皇帝相同外,又出现了狐狸。

5.兴宗之后,用牲祭祀的风气似有所减弱。辽兴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秋七月戊申,“祀天地”,没有宰杀青牛白马等生灵的记录。早在圣宗统和十年(992年)春正月丁酉,圣宗就曾下诏:“禁丧葬礼杀马,及藏甲胄、金银、器玩”。到了兴宗重熙十一年(1042年)十二月丁卯,又“禁丧葬杀牛马及藏珍宝”;兴宗重熙十二年(1043年)六月丙午,又对达官贵人的陪葬品作了区别对待,下诏:世选宰相、节度使族属及身为节度使之家,许葬用银器,“仍禁杀牲以祭”。到了辽道宗清宁五年(1059年)春十一月,朝廷曾下达“禁猎”口号。一方面说明辽朝已经开始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但谁能否认,这也是国力开始衰退的迹象呢。这时离耶律阿保机建国的907年,已经过去152年了。

(二)祠木叶山。木叶山是契丹族的神山,大致位于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在海拉苏他拉的西端,它是契丹族的先世居住地。山上建有始祖祠庙,契丹人每年行军及春秋时都要来此举行祭祖活动,如果不能前来,也可采取“望祭”即遥祭的方式以表达心愿。据《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男姓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辽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男神与天女“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这八部中就有契丹人的始祖。契丹人在木叶山建庙,“春秋告赛,尊为家神”。每逢行军打仗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他们来到寺庙向祖先报告,并在这里合兵符,传令箭到各个部落。木叶山是契丹族的根和精神灵魂所系,所以契丹人在建国后,在祭拜天地神灵的同时,就是到木叶山祖先祠庙所在地,祭拜他们的祖先神。

据《辽史》帝王本纪反映,耶律阿保机即位当皇帝的第七年(913年)十一月,就“祠木叶山”;天赞四年(925年)十二月闰月壬辰又“祠木叶山”。天显四年(929年)九月戊寅,天显七年(932年)春戊申,会同八年(945年)冬十月辛未,辽太宗先后三次“祠木叶山”。辽景宗于保宁三年(971年)夏四月己卯“祠木叶山,行再生礼”;保宁七年(975年)春正月壬寅“望祠木叶山”;同年夏四月己酉“祠木叶山”。辽圣宗于统和三年(985年)夏四月乙亥朔、统和十六年(998年)五月丁卯“祠木叶山”,于开泰元年(1012年)丙戊“望祠木叶山”、庚寅“祠木叶山”;于开泰六年(1017年)五月乙卯“祠木叶山、潢河”。辽兴宗于重熙十七年(1048年)十一月戊寅“祠木叶山”。辽道宗先后于清宁四年(1058年)十一月丙戌、大康六年(1080年)九月壬寅“祠木叶山”;又于道宗大安七年(1091年)十一月甲子“望祀木叶山”,后来又于道宗寿隆(亦作“寿昌”)元年(1095年)九月甲寅“祠木叶山”、寿隆六年(1100年)九月癸未“望祠木叶山”。辽代的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亦于乾统九年(1109年)冬十月癸酉“望祠木叶山”。仅从辽朝皇帝对木叶山上祖先祠庙进行祭祀的记载看,就前后持续了196年。

(三)祭祀神祇。契丹族是泛神论部族,除天地祖先要祭拜,他们相信山川、动物也有神灵,有时会从皇帝开始,因时因地举行祭祀活动。根据《辽史•礼志》记载,辽朝在吸收中原汉文化过程中,特别注重对从西周王朝就开始形成的“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礼”内容的吸纳与运用。在举行相应仪礼时,能够按照等级、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在举行“祭山仪”时,因其属于吉祥礼仪,愈到后来愈规范,如设天神、地祗牌位于木叶山,东向而作。祭祀用的牺牲有:赭白马、玄牛、赤白羊,皆牡,即全部用公牛公马公羊来作为祭品。其他如“瑟瑟仪”、“柴册仪”、“拜日仪”、“告庙仪”、“谒庙仪”、“艺节仪”等都不用牲。在举行“凶礼”仪式时,辽朝风俗是“刑羖羊以祭”,即杀死一只黑色的公羊作为祭品。在岁时习俗方面,以冬至日最为隆重。据《辽史》卷五十三《礼志(六)》反映,冬至日这一天,辽朝习俗是:屠白羊、白马、白雁,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黑山。

除了祭拜祖先寺庙所在的木叶山,辽朝人还要祭拜境内北边的黑山。当地习俗认为,辽朝国人的魂魄,黑山神也在掌控着,如同中原地带的泰山一样重要。每年到冬至日这一天,辽朝的上京临潢府(今赤峰市林东镇)、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这“五京”,人们用纸扎成的纸人纸马会达到万件以上,从四面八方赶到黑山脚下,进行祭祀焚烧。“俗甚严畏,非祭不敢近山”。

据《辽史》皇帝本纪记载,天显三年(928年)四月戊寅,辽太宗东巡时,“祭麃鹿神”。辽穆宗于应历十四年(964年)秋七月壬辰,“以酒脯祀黑山之山神”;同年十二月丙午,“以黑兔祭神”。保宁三年(971年)冬十月己巳,辽景宗“以黑白羊祀神”。统和四年(986年)十一月甲午,辽圣宗“祭麃鹿神”;统和七年五月,圣宗又祭风神,“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统和十六年(998年)春五月,辽圣宗“祭白马神”。这种祭祀现象,充分体现了万物有灵观念在辽朝人心目中是普遍存在的。

(四)祈雨习俗。旧时,在人们对天体现象尚未完全启蒙弄明白的情况下,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出现极端天象时,封建帝王总要有所表示,不能再坐在金銮殿上不动窝了。他们或用言语文字如下“罪己诏”之类,或直接披卦上阵,带头举行祈禳仪式。辽朝因草原辽阔,旱灾是其主要需要防止的天象,“射柳祈雨”、“以水沃身”是他们常用的两种祈雨形式,并相沿成习,成为官方与民间共有的习俗。辽穆宗应历十六年(956年)五月甲申,“以岁旱,泛舟于池祷雨;不雨,舍舟立水中而祷,俄顷乃雨。”应历十七年夏四月,“射柳祈雨,复以水沃群臣。”辽景宗于保宁元年(969年)五月,“射柳祈雨”;保宁七年夏(975年)四月辛亥,“射柳祈雨”。辽圣宗开泰七年(1018年)八月丙午,“行大射柳之礼”。辽兴宗重熙九年(1040年)六月,“射柳祈雨”。辽道宗清宁七年(1061年)六月丁卯,皇上到弘义、永兴、崇德三宫致祭,“射柳、赐宴”,因活动搞得很成功,皇上一开心,随行的人分别得到了不同级别的“赏赍”。辽道宗大康六年(1080年)五月庚寅,“以旱,祷雨,命左右以水相沃,俄而雨降。”祈雨习俗,今人看了会觉得不可理解,但他却是契丹人原始思维中交感巫术及天人感应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真诚体现。(未完待续)

2020年5月23日于金陵四合斋

作者束有春,文学硕士,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先后发表有关古代文学、历史文化、文化遗产、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理学古文史》《感知风骚时代》《传统与现代》《江苏戏曲文物研究》等学术著作多种。现为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

标签:白马;木叶;青牛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