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8月15日,我们迎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近年来,江苏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护绿增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护绿增蓝 改善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长效化管护改善水环境、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江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擦亮”蓝天,守护碧水,绘就一幅幅动人的生态新画卷。
8月15日,国网兴化市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在当地一家企业屋顶检查光伏发电装置运行状况。近年来,兴化市全域推进工业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引导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加快绿色转型升级。周社根 任飞/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14日拍摄的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依云小镇一角。近年来,连云港市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重点地块盐碱地上排盐降碱,遴选出上百种耐盐碱植物,依靠科技力量推进城市绿化,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90.1%,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目标基本实现。耿玉和/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12日,淮安市洪泽区,工作人员在洪泽湖生态修复城区段进行管护工作。近年来,洪泽区精心打造集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改善城市环境。崔德圣/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12日,徐州泉润公园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健身步道干净整洁。据了解,徐州泉润公园由采煤塌陷区修复而成,通过“保护优先、恢复先行”,打造湿地公园健身步道,方便居民休闲健身。高刚/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8日,河道保洁员正在如皋市龙游河水面上打捞水面漂浮物。如皋市围绕常态化、长效化管护机制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河道保洁员及时打捞水生植物和漂浮物,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生态画卷。吴树建、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7日,南京国家农高区光伏发电站上空彩霞绚烂,鸟儿飞翔,与园区村落、生态田园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近年来,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的南京国家农高区,因地制宜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光伏发电新能源项目,保障园区智慧农业企业和村民生产,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朱红生/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5日拍摄的连云港市海州区云台山风景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现场。据了解,项目采用削坡减载、砌筑挡墙、植被种植等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朱泓明/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绿水青山处处美景】
从乡村到城市,天蓝景美,绿意盎然,处处呈现独属于江苏的生态美景,宛如一首绿色流动的诗。
8月14日航拍如皋主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吴树建/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13日,泗洪县龙集镇“生态岛”试验区美若画卷。位于泗洪县龙集镇的“生态岛”试验区建有白鹤保护、震旦鸦雀保护区、野生大豆保护区等,建设“生态岛”新增湖泊湿地3万亩,恢复退化湿地2.1万亩,改善鸟类栖息林地1.65万亩。许昌亮/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13日,依山傍水的南京市溧水区卧龙湖小镇风景宜人,与绿色田园、现代家园构成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朱红生/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12日,游人在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杉荷园景区内游览。近年来,宿豫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农旅+产业+文化”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王帅甫/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9日,航拍盐城市建湖县淮剧小镇。近年来,建湖县把打造碧水蓝天、水环境整治作为地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鱼翔浅底”的水环境,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宜居宜游的生态空间。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摄
8月8日,徐州九里湖东湖生态湿地水清岸绿,生态美景如画。据了解,九里湖东湖生态湿地占地面积约为164.8万平方米,是集湿地保护、生态修复、游客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高刚/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2日,连云港市连云区荷花社区,经过改造的新型居民住房与青山、大海等构成美丽的城市画卷。近年来,连云区加快建设人城和谐、山海相拥、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王春/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万鸟翔集和谐共生】
江苏大地,生机盎然,万鸟翔集,尽显生态之美。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大批鸟类前来繁衍、栖息,呈现和谐动人的生态画卷。
8月15日,南通市,水牛与白鹭和谐共处。冯周鼎/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14日,沭阳县淮沭河湿地,白鹭、黑翅长脚鹬等鸟类觅食飞翔,构成一幅夏日生态画卷。张良/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12日,南京市,金翅雀在滨江花草丛中觅食、栖息。随着滨江生态环境改善,金翅雀日渐增多。武家敏/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9日,在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一处湿地水塘,鹭鸟飞舞,演绎“水上芭蕾”。刘彬/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4日,泗洪县洪泽湖湿地溧河洼临淮段,朝霞绚烂,万鸟翔集,美不胜收。随着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鸟类数量逐年增多,每年都有大批鸟类在此繁衍、栖息、越冬。 张连华/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策划:余萍
整合:金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