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水韵江苏”之美系列报道② | 系统谋划发展,奏响千里海岸蓝色乐章
2020-08-26 09:55:00  
1
听新闻

江苏沿海海岸线总长1090公里,拥有独特海洋风貌的广袤发展空间。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地域相连、经济相通,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步履一致,已经成为全省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坚持高起点系统性规划建设,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如今的沿海地区,正致力于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让滨海城市、风情小镇、旅游胜地成为一颗颗明珠,串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最美海岸线。

产业绿,注入发展强劲动能

连云港徐圩沿海一带,曾是荒凉的盐碱地。一条海滨大道现已把长约30公里的海岸线变成风景线,一侧是大海,海边环境整洁的码头上空不时有飞鸟掠过,另一侧分布着现代化花园式企业厂房。

规划了30万吨级深水航道、116个大中型以上泊位的徐圩港区,远期吞吐能力约5亿吨,目前建设已初具规模。连云港徐圩港口投资集团总经理邵传庆在此奋斗了十年,见证着规划蓝图逐渐成为现实,“当年这里看不到鸟,后来,海边变绿,海港兴起,海鸥增多,生机盎然。”

得益于港口码头优势,连云港徐圩港口投资集团董事长何烽介绍,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作为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吸引了盛虹集团、卫星石化以及中化国际等大型企业投资入驻,已带动近1500亿元产业投资。

沿海发展,要看各港区水域与陆域空间承载能力、码头能力与企业产能匹配度。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峰表示,沿海各地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标准、生态化建设沿海产业项目。江苏沿海规划港口岸线可利用空间吸引的钢铁、石化、煤电和LNG等企业,全是转移升级的绿色、生态产业。

总投资超千亿元的宝武2000万吨“绿色、智慧、精品”钢生产基地落地滨海县后,将打造全球最先进的完全新建的钢铁行业智慧型未来钢厂。在滨海沿海,还矗立着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为国家电网输送大量的绿色清洁能源。

盐城市委书记戴源表示,做好沿海文章,盐城科学布局国家钢铁生产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基地、长三角绿色康养基地等重大生产力项目,争当江苏沿海崛起的主力军。

在“大通州湾”,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率先从沿江布局调整到沿海并实现了产业升级转移。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一定把项目打造成低碳绿色工厂、智能制造工厂、高效集约工厂。

一架架白色风机如巨人般屹立于如东的海天之间,海上风电同样为南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目前,南通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145万千瓦,占全国四分之一。刚出炉的《南通打造风电产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计划,到2022年底,全市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800万千瓦,风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一条千亿级风电产业带在当地沿海迎风起舞。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介绍,南通积极落实江苏“海上苏东”战略,在省内率先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先后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带装备、以装备成配套”的产业链发展之路。

生态美,引来全球野生飞鸟

立秋后,如东沿海风光一天一个样。当地摄影爱好者李燕生一有空就往海边跑,“春秋两季是难得的观鸟季,每天可能都有新‘客人’造访。”

如东22万公顷滨海湿地如同一座自然生态宝库,每年吸引全球300多种、数量超过40万只野生鸟类迁徙来此。李燕生说,不仅拍到过世界濒危物种勺嘴鹬等珍稀鸟类,去年还捕捉到野生麋鹿的身影。“野生麋鹿极有可能来自盐城大丰麋鹿保护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丁玉华说,如东态环境质量之优可见一斑。

“面朝大海,空间无限,但不代表环境容量也是无限,开发和保护两篇文章都要做好。”如东县委书记沈峻峰介绍,去年起,该县逐步关停、清退半数质量欠优的化工企业,为沿海腾出更多优质生态空间。今年如东还创建东湖、小洋口两个省级湿地公园,滨海自然湿地保护率提升至52%。

滨海湿地一望无际,湖荡风景美不胜收。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面积达77万公顷。

盐城先后建立珍禽、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这片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得以保持完好。去年,盐城黄海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江苏自然遗产空白。据了解,目前,盐城受保护湿地面积达到47.5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创建初期的52.75%提高到61.77%。

进入8月,连云港连云新城滨海湿地修复工程已基本完成51万平方米的内湖水系构建,柽柳种植区、水生湿生植物培育区和滩涂植物培育区正在进行地形塑造。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被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和养殖鱼塘占领,导致鸟类无处栖息,湿地地貌被破坏殆尽。去年3月启动修复工程后,逐步还原了湿地原生动植物种的生长条件,鱼、虾、贝类和鸟类生物逐渐出现在该区域的水系和滩涂上,去年底,已有部分候鸟在湿地修复区域过冬。

大自然的馈赠除了是一道道生态保护考题外,更是长三角沿海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经济带,是江苏向海洋发展的‘蓝色板块’,盐城积极发展沿海经济、临港经济,不仅符合主体功能要求,也更好地体现了国家陆海统筹的战略意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说。

风光好,打造海岸靓丽风景

“没想到找个停车位这么难!”8月24日,扬州游客罗朱梁一家驱车来到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恒大世纪旅游城,只见各地牌照的私家车、旅游大巴将停车场塞满。

“江苏第一缕阳光”、黄金海滩等滨海特色自然景观,碧海银沙、五国温泉城、万国饮食中心、乐世界儿童王国等人造旅游景点,已成为当地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每逢节假日,附近酒店一房难求。”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樊天勇介绍,去年,景区共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超九成来自外地。

领略风光旖旎的沿海风情,外地人纷至沓来,启东当地人也满怀兴致。最近,启东江海产业园长泰海滨城海岛农场内,游人络绎不绝。“过去这儿什么也没有,一望无际全是荒滩,自从建起旅游景点,沿海景色大变样。”走进海滨城,启东人王叶忍不住点赞。

海岸线是优质的发展空间,也是脆弱的生态系统。江海产业园管委会经发局局长孙军表示,江海产业园海岸带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将于10月开工建设,包括开展红树林、碱蓬等滨海植物种植,修建缓坡入海和建设人工沙滩,还要构建14.5平方公里生态海湾。

启东长泰海滨城另一角,龙湾温泉小镇建设工地热火朝天,这里将打造富有江海文化特色的风情小镇。启东市委书记王晓斌说,该市将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建设连续、亲水、共享、生态的滨江临海景观,围绕亲水体验、海滨游乐等主题,打造三水风情、航海体验、生态科创、海港休闲等特色片区,在江海交汇处打造更多生态优良、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串起108公里最美滨海岸线。

连云港山海风光得天独厚。近日,连岛景区通过实施复绿工程,一个开放式海岛公园将呈现在游客面前。作为省内最优质的海滨旅游度假地,连岛景区将目标锁定在打造活力海滨风情小镇上,着力打造美丽风景、提升基础服务、丰富旅游业态,重塑海岛形象,擦亮山海品牌。

大丰拥有海洋、湿地、森林、麋鹿等生态资源,荷兰花海风情小镇、麋鹿生态小镇彰显着黄海湿地魅力。大丰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奚晓平介绍,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强大品牌文化,大丰将将整体规划世界自然遗产黄海湿地公园,有序推进野鹿荡、暗夜星空、星空森林小镇、纳潮闸海涂风光等“世遗”湿地风光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景点建成开放。

交汇点记者 贲腾 梅剑飞朱璇

标签:盐城;连云港;江海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