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南京地面温度达到37度,有很多行业依然在高温中奋战,但当记者来到传统“战高温热点行业”,南京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工地的时候,发现新的产业升级已经为公路建设者带来了清凉。
进入312国道仙隐北路段改扩建工程负责立交桥建造的5标项目部,一下车,312国道仙隐北路段改扩建工程指挥长张金康拉着记者进入厂房。
“仙隐北路的桥梁是全省首座公路工程装配式桥梁。”张金康说,它和以往其他工程不一样,“除了必须在现场完成的构建,其他的全部在工厂里预制完成,然后运到现场拼装成型。所以以往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的绑扎钢筋、搭模、混凝土浇筑、拆模,都可以在工厂里完成。”目前预制场共分为四条生产线,其中包括一条墩柱生产线、一条盖梁生产线、两条箱梁生产线。
在厂房里,记者看到钢筋工杨四头正熟练地用专业机械将钢筋弯曲成各种类型的构件。由于施工要求他穿着长衣长袖,旁边的电扇呼呼吹着风,杨四头脸上依然不时渗出汗珠,他告诉记者,现在的施工条件比起工地露天好太多,自己在工地上干了12年,也算是个“老交通”了,在厂房内机器上施工,精度更加统一。
张金康说,目前随着公路建设向工厂化迈进,一半以上的工人,特别是钢筋工和扎工的工作地点都转移到室内,脱离了公路建设者烈日下工作的传统模式。混凝土工是传统公路施工中最热的工种,“以前混凝土浇筑的模板是一块块搭起来的,工人钻到里面一拆要一天,但是现在模板是整体拼装,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再加上采用机械液压操作,1个小时即可拆卸完毕,工作强度和以前比,不可同日而语。”指挥部工程部长凌伟介绍。
312 国道南京绕越高速公路至仙隐北路段改扩建工程是江苏省及南京市重大交通工程和重点民生工程。工程完工后,从仙林到市区早晚高峰能节省20分钟,是南京完善区域路网,带动紫东地区发展,促进宁镇扬一体化的“快速走廊”。
装配式施工除了能为工人带来清凉,还能为工期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同为南京公路建设的省重点工程油坊桥立交上,有一段匝道涉及跨铁路施工。为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行,需要和铁路部门协调,每天协调出铁路“空窗期”施工。今年油坊桥立交在该段采用装配式施工,定制了24根立柱,8个盖梁,在工地上装配完成,原先预计2个月的工期,25天就完成了。
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朱璇 通讯员 孙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