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引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
2020-07-06 13:52:00  作者:赵伟莉 洪叶  
1
听新闻
 7月5日,首届江苏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峰会在南京举行。百余位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金融机构高管、企业家等人士济济一堂,共同探讨金融业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金融发力,稳产保供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稳产保供的任务比较重。为了尽量减轻稳产保供主体企业的经营压力,我省政银企多方协作,引导金融资源加大支持力度。

今年疫情发生以后,省农业农村厅与省财政厅迅速出台了“财政贴息+银行授信+担保支撑+保费减免”金融支农组合拳,在贴息方面,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且承担保障居民生活急需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主体贷款给予2%贴息。截至5月底累计贴息9253万元。同时,省农业农村厅累计排查稳产保供主体6765个,协调江苏银行、农行江苏分行、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中行江苏分行落实专项授信200亿元,目前发放贷款94.77亿元。不仅如此,我省还实施了减免融资担保费、加大保费补贴等措施,全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稳产保供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目前,已累计为3273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免担保费1062.83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发表《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焦点》的主题演讲。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发表《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焦点》的主题演讲。

“新冠疫情发生时,正处越冬作物续保和高效设施农业承保的关键时间。”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夏玉扬介绍说,公司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引导引导农户通过电话、微信、手机APP等线上方式进行投保确认,并简化承保手续,做到不拒保、不漏保、不脱保,疫情发生一个月的时间内,累计实现签单9690笔,服务客户数量85.34万户,是正常年份工作量的93%,基本做到了愿保尽保。在这段时间内,该公司还累计处理赔案2.43万件,支付赔款5507.46万元,受惠农户17.67万户,确保疫情期间农户利益得到保障。此外,该公司还推出复工复产综合保险,消除企业复工复产的后顾之忧。

找准痛点,对症下药

一直以来,三农都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由南京财经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撰写的《2020江苏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白皮书在此次峰会上首次发布。该白皮书显示,在当前金融服务的供需背景下,江苏农业现代化对金融的需求具体体现为农业小额信贷需求、农业保险保障需求、财政支农需求、股权融资需求、农业产业引导基金需求等五大需求。

从全省来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推进,金融的支撑作用愈加凸显。与此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财政资金、金融机构的合作也逐渐密切。

今年3月份,省农业农村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等7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银行未来三年向农业农村领域集中授信7000亿元。

省农业农村厅计财处处长邹芳刚告诉记者,针对江苏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我省先后推出了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举办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融资推介活动、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等系列举措。据介绍,江苏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已经于今年上半年由省政府批准成立,首期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目前第一批5个子基金已经落地。

在此次峰会上,安徽省天长市杨村镇带来了解决农业小额信贷需求的经验。作为安徽省首批党建信用村建设试点镇,杨村镇探索出“党建+信用村”普惠金融新模式。党委书记徐家林说,被评为信用户、信用村最高可享受200万的低息贷款;农户社会道德、人际关系、个人品行等情况纳入信用评级指标作为授信的重要依据。信用“软约束”有了“硬拳头”,今年疫情发生以后,杨村镇主动对接金融机构,凭借良好的信用建设,很快获得了金融便民服务设备支撑和人力资源的支持,全镇共发放信用贷款4200万元用于助推“三农”产业发展。

抓住机遇,多措并举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大力实施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

作为省属法人金融机构,江苏银行持续加大对县域经济和“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以打造“融旺乡村”服务为统领,大力实施“顶天立地”“铺天盖地”“上天入地”三大战略,初步练就了懂农业、通乡情、会与农民打交道的真功夫,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之路。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800亿元,公益扶贫捐助超过6000万元。

江苏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丁宗红告诉记者,银行要想做好服务乡村振兴这篇文章,需要强化战略引领,聚焦重点产业和项目,聚力整合资源,构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专业人才队伍,进而推动金融资源下乡。

保险,是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金融资源。多年来,围绕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任务,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发挥农业农村现代化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深化农业保险和普惠金融服务。

夏玉扬介绍,公司按照“保险+服务+融资”的模式,先后开办了服务江苏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农业保险产品就达到140个。不仅如此,通过持续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先后推出了“农业保险贷”“险资直投”“险资直投+生猪活体抵押”项目等保险产品,满足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为了承办好农业保险,公司在网点建设、人力配置、装备配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仅村级三农保险服务点指导员就有1.1万余人,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保证了农业保险的基本服务。”他说,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升级农业保险专业化服务功能,一方面推动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的升级,二是推动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升级,通过实行空天地响应服务机制,搭建江苏人保农险天智平台,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户。

交汇点记者 赵伟莉 洪叶 实习记者 徐真

标签:农业农村;乡村;振兴
责编: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