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举行涉众型侵财类刑事案件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就涉众型侵财类案件的执行特点,以及如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守护好群众“钱袋子”安全等问题,给社会大众进行了解答。发布会上,执行局负责人朱大亮通报了该院近五年来涉众型侵财类刑事案件执行工作整体情况、案件呈现特点和工作亮点举措。
据统计,2018年以来,鼓楼法院共受理非法集资类案件546件,处置财产超1000件次,到位执行款6.9亿余元,发放人次3万余人。近年来,鼓楼法院聚焦攻坚涉案财产处置、资金清退等难点问题,构建“树形”工作模式,推动涉众型侵财类执行案件办理提速增效。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鼓楼法院以厘清案件脉络为“根”,全面掌握非法集资类案件情况。以涉案公司或主要涉案人员为单元,合并同类执行案件,减少财产查控难度,缩短执行办案周期。坚持“一案一表、一案一策、一案一跟踪”办案规则,建立《非法集资类案件登记表》,详细记录执行标的、涉案人数、财产情况,逐案过堂、集中问诊,加强积案清理。
该法院以统分财产类别为“干”,高效分类集中处置涉案财产。科学合理划分涉案财产种类,区分银行账户财产,不动产、股权等价值较大财产,车辆、电脑等动产,办公用品、家具等量大值低、不易评估、拆卸费用较高的财产,红酒、字画等已评估但数量多的财产,分类采取冻结、扣划、评估、拍卖、公开竞价等方式,量身定做处置方案,提高财产处置效率,降低法院执行成本。
该法院以精简复杂程序为“叶”,科技赋能精准高效发放案款。推动司法、金融与数字化有机融合,会同工商银行联合开发集资参与人核实登记APP,集成开设虚拟电子账户、发放案款、信息告知等功能,实现信息登记“在线办”、信息核实“在线审”、案款发放“就地领”,有效解决集资参与人信息确认困难、案款清退程序繁杂等问题。
执行局相关工作负责人就“科技赋能执行案款发放工作举措”“社会公众应当如何提升防范非法集资意识”等问题接受了现场媒体采访。法院特别提醒广大群众,要切实提升警惕性和风险防范意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做到“四看三思等一夜”:即一看融资合法性、二看宣传内容、三看经营模式、四看参与集资主体;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要避免头脑发热,多征求家人朋友意见,拖延一晚再做决定,切勿盲目投资陷入非法集资陷阱,如发现相关线索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举报。
通讯员 刘柳明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