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宿迁市宿城区司法局立足辖区区域工作实际,积极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新方式,以构建监管、教育和帮扶三大体系为总统筹,在矫正对象监管、安置帮教和后续照管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较成熟的城市版社区矫正工作模式。
结合“硬件+软件”,强化矫正方式信息化。高标准建设社区矫正中心,构建执法、管理、教育“三位一体”的实体平台。在硬件方面内设执法监督、综合办公、教育帮扶3个区域,同步配套入驻监控指挥中心、驻警工作室、社会组织,统一设置标牌标识,相关制度、流程、职责等上墙公示。在软件方面,打造应急指挥、执法监控、信息核查、远程教育和远程视频会见5大系统,并对全区16处社区矫正场所实行全时动态执法监控。
结合“联动+网格”,提升矫正监管精细化。探索“1+16+X”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即以社区矫正中心为中枢,司法所为基础,街道社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实行信息分流、情况核实、工作走访、教育帮扶等11项工作流程式完成,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将全区社区划分若干网格,并以社区、小区为单位建立矫正帮教工作站,坚持人员下沉、入户上门为工作主线。
结合“修心+帮扶”,发挥矫正效果人性化。组建法治教育讲师团,定期协同检察院和派出所人员分别担任区、街道级讲师团队,和宿迁市心理协会深度合作,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五老”人员根据其特长担任相应课程,开展“每月读本书”活动。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未成年人、缺乏生活医疗保障等各类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和后续照顾人员。
(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