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要案件即发即破 命案积案盯案突破 徐州刑侦机制改革聚焦命案积案攻坚
大要案件即发即破 命案积案盯案突破
2020-06-17 20:34:00  作者:王彪 左毅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深化刑侦运行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大侦查”体系,聚焦破获难度巨大的命案积案,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科技支撑、合力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徐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巧全表示,铆准打造“最强刑警”目标,全面深化刑侦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刑事案件“即案即侦”快破模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合成侦查释放“最新动能”

2000年9月23日,时任山东省某医院纪委书记的王某身中46刀被害。今年4月23日,嫌疑人王某军现身徐州市高铁站附近。接报后,徐州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合成侦查机制,多侦同上、协同作战,围绕王某军逃匿轨迹连夜展开研判追踪,于24日18时许将正欲继续潜逃的王某军成功抓获。

今年初,“徐州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合成侦查作战中心”挂牌成立。科技部门派员入驻,相关警种远程进驻、流动作战,一体化运转,侦查资源有效接入,实现资源汇集、信息共享,为主办侦查员提供全要素、可视化、多层次“全息图”。

2004年5月23日晚,出租车司机王某在泉山区被人伤害致死,现场发现一把带血迹的折叠刀,提取指纹2枚。案发后,徐州市公安局投入大量警力,历时数年侦查未果。

徐州市公安局创新推行主办侦查员制度,遴选685名主侦员,包案到人、捆绑作业,确保每一起命案积案有人关注、持续推进、不破不休。2020年1月,一直“盯”着王某被伤害致死案的主办侦查员通过合成研判,发现因盗窃正在服刑的秦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再经过10余天反复验证认定同一。面对铁证,秦某痛哭流涕:“15年了,这下终于解脱了!”

科技优势磨快“攻坚利刃”

徐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李振介绍,该局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对各类信息进行碰撞比对、深度研判,精准发现命案积案涉案线索。与此同时,在现有指纹系统基础上,徐州市公安局及时进行升级扩容,新建了掌纹库,进一步拓宽了指掌纹比对破案途径,并向全市开放查询服务,全面实施常态化滚动排查命案积案物证线索机制。

2000年2月20日夜,徐州市南门桥邮政储蓄所守夜人被杀,现场只留一枚残缺不全的掌纹,以当时办案条件,根本无法确定嫌疑人。在常态化滚动排查命案积案物证线索机制支撑下,徐州刑警对该掌纹重新编辑缩放比对,成功比中河南籍人员秦某。3月8日,民警顶着疫情风险远赴河南邓州将嫌疑人秦某抓获,3日后在河南内乡将另一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

以全面提取命案在逃人员信息为基础,徐州市公安局还组织技术人员科学设置条件,创新数据库筛查方法,深度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将相关信息全面、滚动录入公安部专家平台,对获取的比对线索集中开展研判查证,精确制导命案积案在逃人员。

2005年5月23日,上海市嘉定区公园水塘内发现一具女尸,从嫌疑人现场遗留物和被害人身上提取物检验出同一男性数据。2020年3月,徐州市公安局开展比对排查工作发现,该数据与杨某彬同父异母兄弟杨某龙数据完全一致。当日,民警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龙。

传统手段筑基“看家本领”

2月19日,南京市公安局发现沛县人麻某侠的DNA数据和备受关注的28年前“南医大奸杀案”嫌疑人数据高度吻合,联系徐州公安协助调查。徐州市公安局连夜比对、循线深挖,确定现居南京的麻氏家族成员麻某钢符合作案嫌疑人特征。随后,南京警方在麻某钢家中将其抓获,该起有重大影响的命案积案成功告破。

为更好推进命案积案攻坚,徐州市公安局将科技优势与传统手段有机融合,持续做强基础工作,铸就刑侦看家本领。通过“梳网清格”基础管控会战,进一步夯实社区警务,织密防控网络,着力挖掘命案在逃人员深层次关系及关联信息,明晰潜逃方向,驻地开展工作。

1992年7月,沛县人张某持刀伤人致死后潜逃18年。2019年底,专案民警通过基础工作发现张某曾于当年10月回过老家,遂对过往3万余条车辆信息进行甄别核查,最终一辆河北牌照车辆进入视线。该车车主为“刘某”,户籍关系漏洞明显,经深挖确定“刘某”正是张某。民警迅速赶赴云南会泽,将正在当地做生意的张某成功抓获。

变一案经验为全警财富。徐州市公安局在每起命案积案侦破后均组织一案一析,总结经验、剖析教训,并形成材料下发各地学习。还组织开展命案现场勘查、侦查、讯问等系列培训及命案积案卷宗评查工作,着力培养一批既会传统侦查又懂刑事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复合型刑警,为全市命案积案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王彪 左毅

标签:徐州市;命案积案;公安局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