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明信片(扬州)效果图(正面)
扬州体育公园“苏超”激战盛况,让扬州市诗词协会楹联工委主任周富成历历在目,他即兴挥就楹联作品“歌吹淮左,明月湖兴鸿鹄志;鼓振名都,绿茵场起广陵潮”,为赛事镌刻下独特文化印记。
周富成说,“苏超”赛事的热烈氛围是灵感的直接源泉。这副楹联以白描手法与朴素情感,定格了古城扬州的赛事盛况,更彰显了市民对体育文化的热爱。上联聚焦赛事地理方位,下联铺展联赛氛围,上下联分工明确、情景交融。“歌吹”取自杜牧“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暗合扬州人欢庆赛事的场景;“淮左”“名都”引自姜夔《扬州慢》,精准标注古城身份;赛事举办地附近的“明月湖”与象征远大抱负的“鸿鹄志”自然衔接,实现从景到理的升华;“鼓振”呼应赛事声势,“绿茵场”上的运动激情则与扬州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广陵潮”相呼应,将体育活力与城市底蕴完美融合。
对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多单位推出的限量纪念版“苏超主题明信片”,周富成给予高度评价:“这既是苏超主题明信片,也是文体融合明信片。”在他眼中,这种融合传统文化、书法艺术、摄影艺术与收藏的创新形式,为文化传播提供了鲜活范本。
“苏超”明信片(扬州)效果图(反面) 朱洪林 书 周富成 撰
如果说撰联为写联定“魂”,而写联则为撰联赋“形”。周富成的楹联成稿后,扬州市书协主席朱洪林便以笔墨为桥,让联作焕彩。朱洪林回忆说:“这副楹联充分体现了‘足球激情+地域文化’的主题。由于是体育运动赛事,我没有用自己擅长的楷体书写,而是用流美的行书创作。该行书以‘二王’笔调打底,参糅颜平原、李北海的笔意,显得灵动厚重。”见到自己书写的楹联登上明信片,朱洪林表示倍感亲切和激动。
(江南时报记者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