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坚持金融为民,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战略发展新空间,推动产品创新、资金倾斜、人才下沉、科技下乡,不断探索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
建立“一县一业一策”服务体系
兴业银行围绕县域产业特点,推出“一县一业一策”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全力支持县域产业蓬勃发展。
行走在燕赵大地上,特色产业集群如繁星般闪耀,目前河北省已形成“县县有集群,个个有特色”的产业格局。以河北线缆集群为例,该集群年产值超1500亿元,规模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庞大产业体系的背后,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扩大生产、技术升级中普遍遭遇的融资瓶颈。瞄准这一痛点,兴业银行为“河北电气机械配件产业”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激活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今年以来,该行已成功服务河北省38家电气机械配件企业,涵盖电线电缆企业25家、电力金具企业13家,累计发放贷款2.8亿元。
在“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70%农业人口从事食用菌产业,80%农业产值来自食用菌产业。菌种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兴业银行推出“兴速贷”(古田菌菇产业专属)、“个人经营贷”(食用菌专属)专项金融产品,为当地菌菇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等提供信贷资金超过2.5亿元,助力“小菌菇”成长为大产业。
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力量,是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桥梁。兴业银行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金融赋能,支持龙头企业更好发挥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的关键作用,助力实现“围绕一个龙头企业、建立一个生产基地、带动一个县域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百姓”的良性循环。
作为我国知名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的生动样本。自2013年以来,兴业银行郑州分行与牧原股份逐步深化合作,实现了从传统授信到资本市场等多元化综合化服务。同时,为支持牧原股份建设自产自用的饲料加工模式,兴业银行为公司上游粮食贸易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超6.6亿元,有效解决了民营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轻资产、缺担保等融资难题。
在内蒙古,正大集团内蒙古子公司正大鸿业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的年屠宰150万头生猪生产线急需提升产能。兴业银行金融特派员在客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融资痛点后,第一时间为其量身定制了“核心企业+养殖户+银行”三产融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价格锁定、收益保障、风险共担的“三定”协议构建闭环产业链,实现养殖全周期风险管控,在保障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养殖户的同时,有效确保了核心企业原料供应稳定、产能提升。
探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模式
今年以来,兴业银行为市场管理方上线了“兴业普惠·智慧市场系统”综合管理平台,为市场在合同管理、费用收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模块服务,并上线“在线商城”功能,商户自行在商城上架产品、确认价格及库存,食堂方通过商城下单验收,一举改变原有的线下下单、跟单模式,大大提升了市场运营效率。
如今,在泉州市安溪县,兴业银行业务人员已能够借助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快速识别茶园地块,并根据种植面积、种植适宜性、种植稳定性、历史风险以及产量预估等信息,为茶农提供贷款支持。
从赋能农批市场管理的“兴业普惠·智慧市场系统”,到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长势的“种植流”模型,再到活体生物资产监管平台解决农户农企缺少抵押物难题,近年来,兴业银行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探索以金融特派员为“友”、以物联网为“手”、以卫星为“眼”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模式,打通金融下乡“最后一公里”,有效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