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桥的故事
2025-10-16 18:34: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桂林芬  
1
听新闻

  五月,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一切都显得热情洋溢,生机盎然,这个似水的季节,悠然地坐在暮春的肩头,温暖的阳光洒进我的心扉,激荡着心灵深处温馨的诗行。

  按照日常规律,我轻轻地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在田野享受独自的宁静,闻着泥土清香的气息,窥探着乡间原汁原味的秘密,不知不觉又走到了九里桥,那是我的休闲之处,坐在桥边的亭子里,望着碧波荡漾的运河,来来往往的货轮,不禁想起前不久,村里一位老先生给我讲的九里桥的故事。

  在古代,这条运河称澜溪塘,南起浙江乌镇的市河,向北注入平望莺脰湖,是大运河的一条复线河段。澜溪塘自古以来为杭嘉湖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是古人外出郊游的重要水道,九里桥是澜溪塘上的一座拱形单孔石桥,便于纤夫通行的纤道桥。传说明代乌镇北栅头有位进士去严墓(铜罗)赶集,经过三里坝、六里圣堂,到这石桥正好九里路,就取名九里桥。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经常开着游艇在澜溪塘巡逻,横港的老百姓听到“咚咚咚”的声音,知道日本人来了,就纷纷挑着担子逃跑,担子里一头藏着小孩,一头藏了些吃的零食,都躲在六里圣堂,直到日本人离去,他们才敢回家。上海战役期间,一支解放军部队要经过澜溪塘,他们在九里桥上徘徊,无法过去,当时老先生家里有三棚木柱,总共二十三根,其他人家也有三根、四根、五根全部献上搭起木桥,送解放军过河。

  听老先生讲的故事,望着滚滚大运河,心情非常激动,一座小巧玲珑的九里桥,见证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九曲水流溪潋滟,两旁道路跨康庄”,桥联不仅展示了古人的书法艺术,,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让我感受九里桥的魅力。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蚕花姑娘》,以九里桥为背景拍摄,影片描写了农村姑娘陶小萍养蚕的故事,也为古桥留下了时代记忆。80年代原名新华大队改为九里桥村。

  如今的九里桥,桥亭相依,古韵盎然,宽阔的运河边桥亭组合加上初春垂柳油菜花,宛如一个精心设计的郊野公园,我常常穿过横港自然村,漫步九里桥,穿村而过的小河静静流淌,看着岸上雅致的绿化,心中总是无比的喜悦,村里人都喜欢沿河散步,欣赏家门口的风景。近年来,九里桥村在村委书记孙建明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打造最美乡村,在村内设有健身场,篮球场、潋滟戏台、休闲环形小道、科普休息长廊,给村民提供了高档娱乐场所,节日之时可以看大戏,村民们喜笑颜开,都说全靠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要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我们九里桥村就是苏杭之间一颗绿色的明珠,整个村庄林木葱茏,绿树成荫,房前屋后鸟语花香,展现了一幅与水共生,粉墙黛瓦,淡雅精致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九里桥承载着古老的故事,也承载着美丽乡村美好的希望,

  坐在九里桥中间想着看着,情不自禁地低吟,“静坐桥中望运河,千年古韵已成歌,清波荡漾船来往,两岸花香鸟乐呵”。

标签:; ;大运河;日本人
责编:管云林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