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破局促消费,“苏式”文旅“满园春”
5月1日晚,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星光璀璨,第十届太湖湾音乐节燃情开唱,来自全国各地的3.6万名乐迷相聚于此,用音浪点燃长三角的春日夜空。音乐节、演唱会密集举办,舞剧、音乐剧场场爆满,沉浸式演出屡成爆款……在“水韵江苏”的文旅版图上,“跟着演出去旅游”“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风尚,实现经济发展与文旅消费的深度共振。
5月1日晚,第十届太湖湾音乐节燃动开唱,来自全国各地的3.6万名乐迷相聚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夏晨希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江苏文旅活动的火爆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政策精准滴灌、市场创新供给、消费需求升级协同作用的结果。”尔目文旅集团董事长助理、中科数字文旅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俞越说。2025年,由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文旅厅、省体育局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旨在用真金白银为文体旅业发展赋能,激励广大经营主体优化和扩大文旅供给,更好地助力文旅消费升级。
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若干举措》犹如一场润物无声的及时雨,为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能。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文件,不仅展现出政府部门精准施策的治理智慧,更彰显了激活消费潜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行业数据印证了政策实效,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共同发布的《竞逐升级、多元发展——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显示:南京、苏州均位列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Top10,常州位列全国音乐节票房TOP1。据大麦网提供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省共举办营业性演出5603场,票房收入3.5亿元。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28场,观演人次39.8万,同比增长168.2%,票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66.2%。省外游客占比47.2%。全省营业性演出共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文旅消费19.4亿元。
“针对全年过夜游客累计订购达30万人次的在线旅游企业,依据年均增幅分三个档次予以奖励,这种精准滴灌的举措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俞越表示,奖补政策针对当前文旅市场存在的产品同质化、场景单一化、服务标准化不足等问题发力,支持发展邮轮游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文旅新业态,促进临展、特展、体验馆建设等项目,让资金真正流向创新前沿。
“演出+旅游”不仅有效激活了文旅消费新动能,更形成以文旅演艺为支点的经济辐射效应。据大麦网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省营业性演出观演人次达28.51万,票房收入1.9亿元,带动文旅直接消费13亿。第十三届南京溧水咪豆音乐节和第十届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吸引乐迷超21万,带动周边产业实现收益7.94亿元。5月1日至5月18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苏州站在吴江博物馆(苏州湾博物馆)展出,日益增加的人流量和节节攀升的文创产品销售量,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提升了公众对文博场馆与文物的关注度。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在苏州平江路经营文创工坊的李女士感叹:“政策支持多元消费场景建设后,我们联合周边商户打造‘非遗夜游’项目,让节假日客流量翻倍。”为了丰富市民游客假期体验,苏州工业园区推出“惠游园区转转卡”等多项惠民举措,整合“苏州之眼”摩天轮、华谊兄弟电影世界、金鸡湖游船等六大核心文旅资源,以特惠价格一键解锁人气景点,受到市民游客广泛欢迎。
文旅春风吹拂的不只是城市,乡村同样奏响振兴乐章。六合区举行“六合文旅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暨2025茉莉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等,乡村演艺、乡村市集、乡村自驾等一系列乡村文旅体验别具魅力。江宁“苏花路”一线串联乡伴苏家、龙乡双范等知名景点,浦口、栖霞、六合、溧水、高淳等“高颜值”出游线路吸引大量游客自驾前往,为沿线的民宿餐饮、村咖文创等业态引来不少流量;溧水咪豆音乐节带来洪蓝街道超过40%的游客增长,周边多个民宿村连续多日一房难求……
文旅消费是美好生活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复苏的温度计。从城市音乐节到乡村露营季,从剧院艺术盛宴到街巷非遗市集,江苏正以政策、市场、消费“三重奏”为笔,写就“诗与远方”的文旅融合创新故事。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