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茶旅共融点“绿”成金
绿色发展科技赋能
2025-05-08 22:4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殷文静 张姣姣  
1
听新闻

  山水灵秀送春风,茶旅共融茶更香。近日,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以“茶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在无锡、常州等地举行,记者跟随调研团队,走进宜兴太华镇乾元村、溧阳市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和金坛江苏茅山茶海有限公司,沉浸式感受了茶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成果。

  产业蝶变 引领乡村绿色转型

  “采茶了!”随着一声呼喊,茶农们的身影出现在绿色的茶树间,游客们也近距离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在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宜南山区,宜兴市太华镇乾元村通过“茶旅融合”,从经济薄弱村发展为乡村旅游的新典范。

  据村党总支书记宗汉平介绍,乾元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村庄围绕景区建设,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6月6日,乾元村泉源旅游开启景区化运营,成立村办集体旅游公司,由村书记自主经营,并聘请专业人士管理,2024年旅游公司收入近400万元,今年更是前景可期。

  “看,这一座座农庄,不仅能接待游客住宿、吃饭,还能看见独特的风景。”宗汉平说,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村民们也通过转型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乡遇乾元、乾元谷、乾红茶舍、白云孤邸、乾元幸福农庄等高档民宿蓬勃发展,年接待人数超过100万人,营业收入达5500余万元,还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上万元,实现了共同富裕。

  如今的乾元村,拥有多家休闲农业园、休闲农庄、农家乐和民宿,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生态采摘、度假养生等项目一应俱全,满足了游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多样化需求。旅游开发和产业转型让村民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村风民风焕然一新,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和谐新风。

  走进乾元茶场,现代化的制茶设备与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相辅相成。江苏乾元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镒嘉,是位“茶二代”,她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从生产技术的传承融合、管理模式的创新到品牌与市场的营销推广等多维度发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既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又借助现代企业管理优势,让茶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据介绍,2008年成立的宜兴市华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乾元村为主要生产基地,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提升了茶叶品质与茶农收入。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06户,资产规模达678万元。

  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李镒嘉还利用新媒体平台,亲自上阵直播带货,拍摄短视频宣传农副产品,开创乾红新零售模式,打破地域限制,让农产品销售不再受困于地理因素,为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2023年,我们和酸奶茶品牌‘乳果说’联名的宜红系列鲜乳茶,一上线就被抢空了。”李镒嘉说,近年来,新中式茶饮品牌在“80后”“90后”新消费群体中掀起热潮,成为当下年轻人接触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入口。

  “传统茶饮要创新,新中式茶饮这个市场,晚进不如早进。”李镒嘉认为,传统和新潮从来不是矛盾的,可以先培养年轻人的饮茶习惯,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加,他们的饮茶习惯会逐渐改变,清饮可能会代替“茶+奶”“茶+果”,带着中国茶再次走入他们的视野。

  以茶为媒,整合山水、人文、民宿等资源,如今的乾元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茶业蒸蒸日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数字赋能 千亩茶园新茶经

  在溧阳天目湖畔的玉枝茶场,“玉枝·茶语山房”静静矗立在千亩茶海中。这里不仅是游客品茗观景的打卡地,更是传统茶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缩影——2000亩茶园配备了水肥光一体化物联网智能系统、高品质白茶制作智能生产线等先进设备。

  据茶场负责人濮爱玉介绍,过去,茶叶种植过程中的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经验。如今,茶场创新运用的水肥光一体化物联网系统,为茶园植入“智慧大脑”,茶农足不出户就能管理千亩茶园。

  今年,玉枝茶场新上了一台选色机,能将鲜叶中的一芽一叶按大小分类,同时剔除老叶、茶果等杂质,对前端采茶、标准化做茶都大有裨益,大大提高了成品茶的卖相。

  如今,玉枝茶场积极发动周边群众一起种茶,并向村民承诺,从茶苗栽种、茶园建设到茶园管护,免费传授经验技术,真正用“绿叶子”带动集体致富。

  产融结合 老茶企跨界破圈

  金坛茅山脚下,千亩茶海宛如碧波荡漾。游客在茶海中品尝着茶味冰淇淋、抹茶蛋糕等,茶香四溢。

  与其他地方的茶园不同,常州金坛的茅山茶海园区里,不少茶树上覆盖了一层黑色遮阳网。“这些茶树是用来做抹茶的。抹茶茶叶的采摘季在5月,采摘前的20天左右需要用遮阳网覆盖,通过散光增强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比例,以形成独特的鲜爽口感和翠绿色泽。”茅山茶海总经理尹娟说。

  该公司开发的30多种茶食,如茶味冰淇淋、蛋糕、饮品等,丰富了茶产业的内涵。占地千亩的茅山茶海园区,集茶叶深加工、茶食品开发、茶文化传播、农事节庆等多功能于一体。在茶叶生命科技馆,游客可以现场体验茶食品制作,深入了解该公司在茶科技、茶产业、茶文化方面的创新做法。

  暮色中的茶园泛起薄雾,采茶姑娘的歌声随风飘来。在这片浸润千年茶文化的土地上,茶文旅融合,为传统茶文化注入新生力量,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江苏乡村在茶香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打开。

  (江南时报记者 殷文静 张姣姣)

标签:茶园;乡村;茶文化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