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书联合并穿轨道,根植民俗仪式感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江苏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汇聚之地,历代名家在这片土地上挥毫写意,翰墨留香。江苏省书法院院长、省书协副主席李啸表示,楹联与书法结合,再通过地铁去传播和普及,非常有意义。
“地下车驰,地上车驰,喜看金陵追着梦;民歌春好,民争春好,醉听铁蟒啸成诗。”这副由宋贞汉创作、李啸书写的楹联,被挂在南京南站地铁站内。李啸笑称这副联中有他的名字,以“铁蟒”比喻地铁,“啸成诗”生动地表现出地铁与文化双双飞驰前进,日新月异。而自己出差时经常在南京南站搭车,在这个公共空间看见火红的楹联非常亲切。
“今年江苏六城地铁挂春联,延续了去年好的做法。去年我就说过,这样的活动必将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如今在南京打响,再扩展到江苏其他城市,相信到明年,全国会有更多城市举办。”李啸说,通过地铁这个特殊的载体,让书法成为节日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为春节带来喜庆的色彩,这样的策划创意在全国层面上都有示范意义。
连续两届“地铁挂春联”得到广大市民和书法家的支持与好评,李啸任职的江苏省书法院承担着全省书法创作龙头的责任,他说,贴春联这一民俗,根植于老百姓心中对春节的仪式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书法家有展示艺术的空间。今年又做成金箔式样,将春联进行了产品的衍化,更便于在广大市民中普及书法艺术。”1月31日,“2024龙腾神州·江苏六城地铁挂春联”南京站活动暨“全国版画名家生肖贺岁展”现场,李啸向南京地铁赠送金箔春联。
一副好的书法春联应该是怎样的?李啸认为,首先,春联要符合基本的对仗格律要求,有文辞佳好的内容,与“地铁”这一主题相关。而后,书法家的书写风格要与春联内容结合起来,书联合并,形成统一。
“传统节日和民俗的仪式感被重视,中间又融入了创新性,可以带动更多青少年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和传统文化。”李啸借此机会向大家拜年,并期待“地铁挂春联活动”越办越好。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