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建注入红色动能,凝心聚力育英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育人实践
2025-10-27 13:21:00  
1
听新闻

  10月19日,第十届江苏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决赛现场,灯光如织,气氛凝重。当主持人高声宣布“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彭宇荣获一等奖”时,台下掌声如潮。这位来自交通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2435班的阳光少年,紧紧握住拳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这一刻,不仅是李彭宇个人的高光时刻,更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推动育人工作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党建引领,铸就育人坚强堡垒

  在李彭宇佳绩的背后,是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构建的“党建引领育人”体系在提供坚实支撑。该体系通过“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联动,以“红色堡垒”建设为抓手,将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育人优势。

  “我们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制度体系,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强战斗堡垒。”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海东介绍。学院党总支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党务工作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5年7月,学院党总支第三党支部就被农业强国行专项行动全国党建联合体聘为第一届副理事长单位,充分体现了学院党建工作的扎实成效和广泛影响力。

  基于这一坚实的组织基础,学院党总支构建了贯通“理论学习+技能实训+价值引领”的三维育人平台。以党支部为单位,推动党组织生活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就业指导深度融合,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服务的育人格局。

  多方协同,构建育人共同体

  以党建为纽带,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打破了部门壁垒,整合教学、学工、行政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协同育人机制。在李彭宇备战省赛的过程中,学院党总支与政策法规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组建了专业的指导团队。这一跨部门的协同指导,为他提供了从演讲技巧、专业知识到心理疏导的全方位支持,帮助他在比赛中突破瓶颈、稳定发挥,最终斩获一等奖。

  “我们形成了‘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吴海东表示。在这一机制下,专业教师团队聚焦课程改革,将行业前沿知识融入教学;辅导员团队强化日常管理,开展个性化指导;企业导师团队则发挥实践优势,提供技能培训。

  三方协同形成的育人链条,让学生在“课上教技能、课下促成长、企业练本领”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全面提升。今年暑期,“常青力”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合作企业,学生们在车间里观摩设备运转,在座谈会上请教岗位需求,在一线触摸行业脉搏,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党员示范,激发育人新动能

  交通工程学院党总支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举措,将育人责任落实到每名党员教师。在夯实团队基础的同时,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工程,将就业帮扶任务落实到每名党员教师。

  “我们要求党员教师每人联系帮扶多名学生,从学业辅导、技能训练到生涯规划,提供全方位指导和‘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吴海东介绍。党员教师主动扛起育人责任,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指导,带领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践、职业技能竞赛。

  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积极参与企业项目实践、职业技能竞赛,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除了李彭宇在“学宪法讲宪法”大赛中实现突破外,交通工程学院还在2025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江苏省赛中捧回省级金奖,并在省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3枚金牌。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育人成效

  育人成果最终要接受就业市场的检验。谈及未来,吴海东表示,学院党总支坚持把“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将继续深化“党建+育人”模式,牵头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研判机制,统筹推进校企合作、岗位推送、就业指导等工作。让党员教师主动对接企业,挖掘就业岗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推送优质岗位信息。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建立帮扶台账,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通过心理疏导、技能提升、岗位推荐等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

  “我们将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出新的贡献,让党建引领下的育人之路越走越宽。”吴海东说。(徐洁)

标签:学院党总支;交通工程;党建
责编: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