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才|味浓的一道菜
2025-10-26 22:2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梁国才  
1
听新闻

味浓的一道菜

□ 梁国才


  荷叶吐着馨香,太阳撒下了柔和的光。一路的浓绿扑入眼帘,令人心目清新。紫薇说着再见,桂花姗姗来迟。稻穗弯着腰,排列成整齐的队伍,迎接省亲的娇客。

  “阿公,到太公家了吗?”外孙女焦急着要找小伙伴玩耍。

  “快了。”我仿佛瞧见了八十多高龄的岳父正含胸驼背,眯着眼站在村头盼着我们哩。

  昨天,岳父来电话说,今年中秋的饭由小舅子从南京回来后买菜操办,不用几个姐姐动手了。

  刚进院门,便听到嚓嚓嚓的炒菜声。刺鼻的辣味掺合着菜香味,穿透厨房门窗,弥漫了整个院落。

  “挺香!弟媳手艺不赖。”我的味蕾被激发活跃了起来,不忘叮嘱两句,“一定要烧些好吃的噢,不然定会遭一帮外甥外甥女的猛烈炮轰。”

  果不其然,满满一大桌子菜。土洋结合,大碗小盘叠加,鸡鸭鱼肉齐全,时令蔬果皆有,色香味形俱佳。

  “还真不错。”能得到我这个略懂厨艺的二姐夫的称赞,小两口更是喜滋滋的。今天,三个姐姐、姐夫拖家带口来拜见老人家,他们夫妻俩自然得大显身手,热火朝天一番。

  “这道菜野生的,烧得不错,很入味。”我喝了一口酒,看着面前的一盘鳝鱼,夹起一段。洋葱去腥,生抽提味,青椒增色,咸淡适宜。

  “这道菜可珍贵了!”小舅子放下酒杯,抬头看着我,嘴角挂着菜汁。

  “很贵?”

  “价格贵?倒不是。是这盘菜来得珍贵。”小舅子同我说起了这盘菜的“来路”。

  一大早,小舅子去了石臼湖旁边的集镇,准备多买些湖鲜河鲜款待难得回来的姐姐们几家。一来近几年石臼湖禁捕,二来今年遭遇难得一见的长时间少雨高温天气,塘坝干枯,石臼湖水位降至历史同期最低,不仅我钟爱的刨花鱼不见了踪影,就连普通的小鱼小虾也少了许多。

  一位大妈用塑料盆装了几条黄鳝,还有两条泥鳅,注视着过往的买菜之人。

  “怎么卖呀?这黄鳝。”

  “连泥鳅打包,50元。”

  “有点细,是不是贵了点?”

  “小伙子,一点都不贵。今年捉黄鳝可难了,就这几条有点细的黄鳝,是我家老头子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放’到的,我天天从塘里舀水给它换。”

  用竹笼子“放”黄鳝的活儿,我知道。竹笼子呈丁字形,其中两端堵死,另一端用竹签往内编织成一个小孔。笼子里放蚯蚓等饵料,整个笼子沉入水塘或稻田泥水中。黄鳝从小孔往里钻,一旦钻进去了,由于竹签挡着,就无法钻出来了,成了“瓮中之鳖”。放黄鳝一般在清明后至立秋这段时间进行。傍晚时分,将笼子埋进塘边、田里,做上记号。第二天大清早一一收上来,拔掉盖子倒出黄鳝。春夏季多蚊虫,放鳝人往往被蚊子、蛆虫、蚂蟥叮咬得满腿是包,足见是件苦差事。今年雨水少,温度高,放黄鳝更加艰难。

  “是野生的吧?”

  “肯定是!卖了我要回去带孙子。”

  大妈一边收钱,一边用塑料袋装黄鳝,还一边招呼着别人买她的蔬菜。小舅子付完钱,看到旁边人家卖黑鱼,便走了过去。

  小舅子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菜,回家向弟媳汇报。

  “黄鳝呢?”

  “呀,我只顾买黑鱼忘记拿了。我马上回去找。”

  “哪可能找到啊。”

  “试试吧。”

  来回一个多小时,着急回家带孙子的大妈能等他吗?

  到了菜场,远远望见大妈站在那左顾右盼。

  “小伙子,你真粗心!”

  “大妈,您还在等我?真不过意,耽误您时间了。”

  小舅子执意再给大妈20块钱,大妈不肯收,拎着菜篮,拿着塑料盆急匆匆地回家了。

  听小舅子讲述完黄鳝的“来路”,我盯着青白分明、红彤彤的一盘鳝鱼,又夹了一段,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

  大妈完全可以将黄鳝藏起来,来个死不认账,带回家烧了自己吃,或给孙子吃,反正已经卖了钱了。也可以将黄鳝再卖给别人,多挣20块钱,给她老头子买瓶酒喝。大妈却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等待付了钱忘拿货的买主,而让孙儿多孤单一个多小时,她傻吗?

  我慢慢品味着,品出了这道菜愈加浓厚的味道,一种不是20块钱能买得到的味道,比荷叶还馨香。

标签:黄鳝;小舅子;大妈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