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推动下,我国预制菜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水产预制菜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23年国内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1260亿元,同比增长20.3%;2019至2023年间,复合年增长率更是达到18.1%。随着B端与C端市场的共同发力,这一赛道正加速迈向千亿规模。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占预制菜整体市场规模(6173亿元)的比重或将超过四分之一,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水产预制菜的迅速崛起,离不开B端对降本增效的追求与C端对便捷消费的需求。在餐饮行业,连锁化率已提升至22.3%(2023年数据),餐饮企业对标准化供应、食品安全和成本优化的要求不断提高,预制菜因此成为支撑其规模化运营的关键。水产预制菜因兼具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特性,以及工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品质稳定性,受到众多连锁餐饮企业的青睐,目前B端市场渗透率已达38%。而在C端,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老龄化趋势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方便快捷的餐食方案逐渐成为日常所需,为水产预制菜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值得注意的是,B端和C端的需求各有侧重:B端更看重标准化、定制化和成本效益,C端则更在意操作便捷、口味还原与产品创新,这种差异也促使行业向更精细、差异化的方向发展。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也为水产预制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标志着行业进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准入门槛和监管水平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与智慧养殖的推广应用,有效缓解了水产品加工难、运输损耗高等难题,为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具备核心资源和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更易把握细分领域的机遇,东方海洋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作为一家集海水苗种研发、海洋牧场养殖和水产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东方海洋在海参养殖领域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核心资源之一是拥有4.85万亩符合国家一类水质标准的养殖海域,这一天然优势为海参提供了洁净、优良的生长环境,从源头上保障了原料的高品质。由于海参对水质极为敏感,一类水质能显著提高其存活率与营养价值,使东方海洋能够稳定供应高品质海参,充分满足水产预制菜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依托优质资源,东方海洋建立起标准化的养殖与加工体系。公司已取得欧盟卫生注册、HACCP认证、MSC认证等多项国际资质,旗下海参产品还荣获“烟台海参”地理标志认证,在市场上树立了鲜明的品质形象。此外,公司设有国家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九大科研平台,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持续推动海参深加工技术的创新,为进军预制菜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销售渠道方面,东方海洋已构建起覆盖餐饮连锁、商超和电商的多元化网络,能够精准对接B端与C端市场,为海参预制菜的推广奠定基础。
当前,海参预制菜正成为水产预制领域的新增长点,即食海参切片、海参小米粥预制包等产品销量增长迅速,消费场景逐步从传统礼品市场延伸至家庭日常餐桌。凭借优质的原料供应、标准化的生产体系以及全渠道布局,东方海洋有望在海参预制菜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展望2025年,随着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向2000亿元迈进,像东方海洋这样具备资源与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将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