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淮平原腹地、苏北水网核心区域的江苏省盐城市,自古因盐而兴,依水而盛。如今,在这片承载着悠久漕运历史、涌动着现代发展活力的热土上,中建筑港承建的盐阜船闸项目,作为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攻坚克难的决心,在盐阜大地上掀起一场建设热潮,跑出项目“加速度”。
地处要冲,承载发展厚望
盐阜船闸项目地处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是区域水运体系的关键枢纽。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点工程中的港航设施项目,同时也是“拨改投”试点标志性工程,其建设对完善江苏“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充分发挥淮河入海水道行洪、航运与生态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项目肩负“港产城”融合发展使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船闸主体工程、引航道工程等工程,建成后将打造连接京杭大运河与连申线的淮河流域高效出海新通道,有力推动苏北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拓展盐城港、淮安港、连云港等的腹地范围和联运格局,显著提升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为流域及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高效推进,快速进场显担当
自2025年6月启动以来,项目团队秉持“进场即冲刺”,仅用一周时间高效完成前期筹备,推动人员、设备、材料等“跑步”进场,迅速实现实质性开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项目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坚持不停工、不停产,掀起大干快干的施工热潮。
项目团队在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作业班组,实行轮班连续作业。现场大型机械轰鸣不息,运输车辆往来穿梭,150余名建设者和30余台机械设备协同作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正是这种“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误不起”的紧迫感,推动着工程日新月异。
历经三个月奋战,项目已累计完成三轴水泥搅拌桩75000余米,达总量30.87%,、地连墙7600余方,占比15.62%,导墙500余米,进度达28.53%,场内临时便道与施工水电布设已完成,两区三场建设全部完工。不仅为后续工序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引领,创新船闸施工
盐阜船闸项目地处深淤泥质软土地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高等技术难题。为攻克难题,项目团队经过充分论证,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双向搅水泥搅拌桩施工工法”。
该工法已在连申线灌河至黄响河段航道整治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验证,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搅拌头的双向旋转,实现水泥浆与土体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实现充分、均匀拌和,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常见的浆液分布不均、桩身强度离散大等问题,显著提升成桩均匀性与整体质量。这不仅为船闸主体及翼墙等关键结构奠定了可靠基础,也是项目践行百年品质、推动工程技术进步的有力体现。
潮涌淮河,扬帆奋进。盐阜船闸项目的快速推进,正是中建筑港践行央企使命、服务国家水网建设的生动实践。展望未来,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的船闸将坐落于淮河入海水道之上,它不仅是畅通黄金水道的“新阀门”,更将成为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为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朱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