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益织就大幸福,多元服务温暖居民
——唯亭街道“草鞋·社”首届微公益服务项目
2025-08-25 16:15:00  
1
听新闻

  唯亭街道社会作站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作用,精准对接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积极探索多元协同的微公益路径,推出“亭幸福·零距离”——唯亭街道“草鞋·社”首届微公益服务项目。该项目汇聚5家社会组织,落地6个优质公益服务,涵盖心智障碍儿童成长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便民服务、全职妈妈赋能、家庭关系调和、亲子营养健康等多个领域,共同织就一张有温度、有韧性的社区支持网络。

  经过9个月的扎实运行,项目成效显现,具体包括:

  精准帮扶,让每个孩子都绽放

  “向阳花开——唯亭街道心智障碍融合支持项目”由苏州业园区太阳花儿童服务中心执行,聚焦4-12岁心智障碍儿童及其家庭,联动社区、社站、校(唯锦苑幼儿园和唯亭校)及家长,构建长效支持机制。项目通过个别化与小组结合模式,依托专业评估与信任建立,制定有效干预计划,改善儿童行为与社交能力。同时强化家庭支持,开展个案咨询、家长指导及亲子活动,累计服务15名儿童,提供个案咨询15次、小组活动13次,显著缓解家庭压力,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守护青春,从“心”开始续航前行

  “心有所向——青少年心理支持计划项目”同样由太阳花儿童服务中心执行,面向10-18岁面临厌、情绪困扰、网络依赖等挑战的青少年及其家庭。项目通过分层介入,开展心理科普讲座与深度个案管理,并依托“心理咨询师+社会作师”双师模式实施科干预。联动浦田社区、东亭社区、戈巷社区等周边社区共同关注青少年家庭动态,与唯亭校建立信息协同机制,动态了解生状况,提供“心理咨询+社个案”协同服务。共开展讲座2场,受益150人次,完成个别咨询110次,服务11个家庭25名成员。成功帮助4名拒青少年重返校园或适应校园生活,超过70%的参与家庭感受到亲子关系改善,并有效化解2起心理危机。

  便民无界,公益走进生活

  “公益市集——便民服务进社区项目”由瀚林月社区服务中心运营,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能人资源为引擎、志愿服务为纽带,构建起一个“来源于居民,扎根于社区,服务于邻里”的公益生态圈。通过深挖社区“能人库”,项目整合了多元力量:有中医理疗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能人,有理发师、维修匠、非遗传承人等手艺达人,有以“红色管家”为枢纽,联动热心家长、青少年志愿者的志愿骨干。项目成功举办6场活动,累计惠及居民2034人次。其“接地气、暖人心”的服务模式,赢得了落地社区100%的满意度,真正实现了便民服务“零距离”。

  赋能“她”力量,重塑职业之路

  “‘妇’能妈妈——女性自能力提升计划”由阳光天惠文化服务中心执行,面向全职妈妈群体,提供绘本讲师、少儿花艺、家庭教育指导等多领域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实践+心理”的课程体系,系统指导62位员,超90%获得技能合格证书,13位员与社区、教育机构达成兼职合作,实现灵活就业。项目不仅助力女性再就业,也推动亲子阅读与家庭教育的普及,助力家庭与社区协同发展。

  家的温度,从和解开始

  “舒适人生——和谐家庭关系促进项目”由蓓蕾心喜悦社区服务中心承接,通过团体辅导与个案咨询双路径服务关系紧张的家庭。开展题团辅3场,服务66人次,涉及原生家庭和解、情绪管理、亲子沟通等议题;同时提供16次深度咨询,成功调解多起因经济纠纷、网络成瘾等引发的夫妻、亲子矛盾,显著提升服务对象沟通与情绪管理能力,推动构建积极正向的家庭氛围,为和谐家庭建设注入“心”力量。

  食育未来,健康同行

  “营养快乐家——亲子健康同行计划”由爱之行健康服务中心执行,以食育为核心,通过“味蕾探索”“营养智趣挑战”和“食物探索”等系列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与家长一起营养知识、动手制作健康餐食,走进农田感知食物本源。项目不仅帮助孩子全面掌握健康饮食知识,更让家长成为孩子食育的引导者和健康生活传播的志愿者。活动累计开展9次,覆盖近300人次,有效促进了亲子沟通,改善了家庭饮食惯,让健康意识扎根家庭、让爱与营养同步成长。

  唯亭街道首届“草鞋·社”微公益项目切实回应了居民需求,构建起“资源整合、服务精准、响应高效”的社区公益新生态。目前,第二届微公益服务项目已完成签约,由6家社会组织承接7个项目。服务范围拓展至老年人健康管理、儿童青少年志愿服务、社区楼道文化营造、动女性赋能及新业态群体服务等多维度、前沿性需求。唯亭街道将持续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扩大微公益覆盖广度与服务深度,助力建设温暖、包容、幸福的现代化社区。

标签:孩子;帮扶;社区
责编: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