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辉映APEC舞台,促区域和谐共生
2025-10-09 22:3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月明  
1
听新闻


千年文脉辉映APEC舞台,促区域和谐共生

  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举行。庆州是晚唐时期的新罗入唐诗人崔致远的故乡,他在江苏留下了深刻的个人印记和灿烂的文学瑰宝。从溧水初入仕途的青涩,到镇江登高怀古的咏叹,再到扬州幕府生涯的辉煌,这位被誉为“东国文学之祖”的文化使者,串联起中韩之间的文化纽带。在APEC的聚光灯下,崔致远文化也为深化中韩乃至亚太区域的人文对话,提供了丰厚底蕴与无限想象。

崔致远文化广场

  从江苏足迹到文学巅峰

  铸就文化使者

  崔致远在唐生涯的关键阶段与江苏密不可分,这里的城市塑造了他的成长,共同成就了其文化巨匠的地位。

  唐乾符四年(877),崔致远调选江南西道宣州溧水县尉,这是其走上仕途的第一站。在溧水的三年,是崔致远精进学问和丰富人生阅历的三年。他不仅将在溧水期间的诗文汇集成《中山覆篑集》,更留下了充满奇幻色彩的“双女坟”传说。南京市溧水影协主席陈维民表示,这一故事兼具志怪元素与反封建礼教的人文精神,展现了崔致远文学创作中浪漫不羁的一面。

  当时的溧水隶属宣州,离润州很近,崔致远慕名来镇江游览,并写下《登润州慈和寺上房》。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金坤对此诗评价甚高:“‘无主’之‘花’与‘自春’之‘草’,虽然孤寂无主,摇曳自悲,却能触发诗人的黍离盛衰之悲与家国兴亡之痛。当诗人踏上具有数千余年史脉的千古江山、军事重镇的镇江热土,登高望远,将眼前所见所闻之景与历史兴亡之感、异国他乡之情融汇于胸,必将抒发出感时伤世、去国怀乡的真情实感。这委实是一首触景生情、兴寄自然、感慨真切、意境幽深的七律佳作。”

  唐代扬州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文风昌盛,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唐朝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对外贸易港口,扬州吸引着各国客商云集而来。这样的环境为崔致远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作素材。

  扬州崔致远纪念馆馆长李斌介绍,进入扬州淮南节度使高骈的幕府是崔致远入唐期间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他在此期间创作了韩国历史上第一部个人专著《桂苑笔耕集》,共二十卷,有汉文三百一十篇,汉诗六十首,文字精美,内容丰富,体现其深厚的汉文化功底。

  “《桂苑笔耕集》绝大部分文字是崔致远任职期间的公文与创作实录,并非事后追忆,为人们提供了观察晚唐乱世,特别是当时淮南道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且因其身处淮南道权力核心,其中大量涉及平定黄巢起义的细节、与周边藩镇及国家的往来文书等,可补正史之阙,纠野史之谬,是研究晚唐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李斌说。

  “细细阅读《桂苑笔耕集》,可以看到唐代军幕日常文书的繁剧情况。这类文章的难作之处,在于既要有官方文告温雅端庄的一面,又要体现幕府主人的特殊身份和高雅气质,还要将复杂而难以处置的事端,按照幕主的意愿,恰当准确地加以表述,没有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细心的观察揣摩,是很难胜任的。”扬州知名文史专家方晓伟表示,扬州历来是文人荟萃之地,高骈本人就是晚唐著名的文人。崔致远在这种环境下能得到高骈的充分信任,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他的汉语写作也不过分。

  以古今对话促城市联动

  活化历史遗产

  崔致远留下的文化遗产,并未尘封于故纸堆中,而是在当代中韩两国,特别是在他曾生活过的中国城市,得到了积极的挖掘、研究和创新性转化。

  据李斌介绍,为纪念这位中韩关系史和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自2000年起,扬州与以韩国庆州崔氏中央宗亲会为代表的韩国各界友好人士开展持续的合作交流。每年10月15日,庆州崔氏宗亲访问团都会来到扬州,组织祭祀先祖崔致远,至今已二十余年。2007年10月,扬州崔致远纪念馆建成开放,这是经中国外交部批准建立的第一座外国名人纪念馆。近年来,扬州崔致远纪念馆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人民币,对纪念馆内外设施和环境进行全面提升,并建成崔致远文化广场、“人百己千”碑亭等,去年又完成对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提升改造。该馆每年都会接待众多韩国嘉宾来访和国内外游客参观,目前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了解唐代扬州,感知东亚文化的重要窗口。

  溧水则侧重于对崔致远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表达,当地文化工作者敏锐地抓住了“双女坟”这一极具戏剧性的故事资源。陈维民表示:“从影视创作的角度来看,崔致远在溧水的经历是一个充满戏剧张力、文化深度和视觉潜力的宝藏。它融合了历史传记、文人仕途、奇幻传说和跨国视角,非常适合进行影视化改编。”2024年,陈维民团队尝试将其改编为微短剧《双女魂》,并探索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模式,已取得初步成功,在网络平台上线。

  “溧水兼具多样化的自然风貌、有历史底蕴的文化遗迹,还有南京市唯一一家区级影视协会。”陈维民介绍,在《双女魂》采风创作过程中,他们发现在溧水有多处唐代风格建筑,兼具室外外景、室内生活场景,也为后续相关题材的影视创作提供了外景基地,使历史IP的活化拥有了实体空间支撑。

庆州崔氏宗亲访问团到扬州祭祀先祖崔致远

  借APEC舞台展共生智慧

  照亮合作前景

  “作为新罗人,崔致远在唐朝核心权力机构中担任要职,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文化交融信号。他深入学习并精通中华文化,将其精髓通过著作和人际交往传播回新罗,堪称一位深度参与中国政治文化生活并成功将中华文明成果引回本国的‘文化使者’。”李斌说。

  2025年APEC会议为宣传崔致远文化、深化中韩人文交流提供了绝佳舞台和重要契机。今年4月,李斌应韩国庆尚南道咸阳郡政府和庆州崔氏中央宗亲会邀请,赴韩参加崔致远国际学术大会及春祭活动,在庆州崔致远遗迹地“上书庄”春祭活动仪式上与庆州市长朱洛荣交流时,朱洛荣向他介绍了APEC会议准备情况和庆州市筹备建设崔致远纪念馆设计方案。李斌代表扬州崔致远纪念馆表示,会议必定会提及崔致远这位中韩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代表,对庆州和扬州两市都是一次很好的宣传。

  在特色文旅线路开发方面,韩国各地崔致远遗迹地,如釜山海云台、群山近代历史博物馆、庆尚南道观光科等,筹划推出追寻崔致远足迹的中韩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将扬州与以庆州为代表的韩国各地崔致远遗迹地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陈维民认为,中韩双方就“崔致远”题材进行影视合拍与文化交流不仅潜力巨大,而且具备相当坚实的基础。APEC会议在庆州举行,无疑是溧水挖掘和推广崔致远文化、寻求中韩影视合作的重大机遇。今年,团队成员不仅前往连云港、盐城、扬州等地采风,追寻崔致远来唐足迹,寻访崔致远留下的人生轨迹,并尝试了崔致远动画创作编剧工作,为今后开展该题材影视创作做更多准备。

  在江苏,崔致远的足迹描绘出一幅千年之前东亚文明活跃交流的图谱。而今天,当江苏的城市与韩国庆州再次紧密相连时,共同讲述的不仅是一位文人的个人传奇,更是关于文化如何跨越时空、沟通人心、促进区域和谐共生的故事。在APEC的舞台上,古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时代以更丰富的形式延续,为深度的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标签:崔致远;扬州;溧水
责编:滕方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