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泉韵越千年,古镇映月焕新声
唐代诗人张祜曾作山水田园诗《题惠山寺》,其中“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二句音韵和谐流畅,诗味似淡实浓,意象无不体现江南的清幽静雅。
在无锡惠山极目远眺,都市风光尽收眼底。暮色中,寺院钟声回荡在行云流水之际。如今,绣嶂街上前卫的书店、咖啡店与老茶楼和众多祠堂一起,营造出惠山古镇独有的气息。
朦胧烟雨中的惠山古镇更显诗意。高月鹏 摄 视觉江苏供图
惠山二泉流芳,东坡诗意永恒
无锡惠山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惠山泉为唐代大历年间无锡令敬澄所开凿。因西域和尚慧照曾在附近结庐修行,古代“慧”“惠”二字通用,便称惠山。
江南大学教授、吴文化江南文化研究专家庄若江介绍,茶圣陆羽曾来惠山煮泉品茗,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专为惠山泉书写了“天下第二泉”五个大字,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泉亭后壁上。
宋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在外放杭州期间,拜访惠山钱道人,品鉴小龙团茶,登顶远眺太湖,在《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中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相传,有人问苏轼为何不寻第一泉的泉水泡茶,苏轼笑答,各地都说自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唯独没有人与惠山泉争第二,这个第二是实打实的,不如先寻第二泉泡饮。
苏轼第二次“打卡”惠山是在宋元丰二年(1079年)。他与秦少游、参寥同游惠山美景,看到前朝三位文人在惠山的题诗,深有感触,每人赋诗三首。苏轼应诗三首《游惠山》时正值中年,由于与当权的政见不同,备受排挤打压,但他并未消沉,借惠山美景抒情,表达了豁达的思想和坚贞的情操。《游惠山(其一)》中的“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描写了苏轼低头观察松树和桂花的倒影,抬头远眺鸿鹤翱翔天际,传递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的纯净和宁静的心境。
“市”“镇”码头繁荣,祠堂文化厚重
提到江南古镇,人们往往会想到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惠山古镇的重头戏却不在此。这片土地上,曾经矗立着157座祠堂。岁月流转,祠堂遗址如今仍有百余座。“规模、数量、种类都堪称‘中国之最’。”庄若江介绍,这里祭祀有开发江南的始祖泰伯、仲雍、季札,五代吴越王钱镠,宋相司马光、王旦、范仲淹等人。
明清时期,无锡依凭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已是闻名全国的米市、布码头。江南古镇大多形成于这一时期。庄若江告诉记者,江南古镇最早是一些由市场贸易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市”,后来人口规模日渐扩大,便形成了“镇”。“当时许多来无锡做生意的徽商在惠山脚下秦园街、香塍街、绣嶂街搭铺做生意,进而在此卜宅定居,因此惠山浜、上下河塘一带又聚集了一些徽祠。”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誉为“溪山第一楼”的朱熹祠。无锡也有在惠山增建行业会馆祠的工商巨族,以杨藕芳祠最具代表性,这是惠山祠堂群中唯一的西式建筑。
惠山二泉书院右侧的顾端文公祠,祀主为明代东林学派的领袖人物顾宪成。祠堂正厅廊柱上,是顾宪成亲题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绣嶂街上的范文正公祠,因祀主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他的祠堂也被称为“忧乐堂”。
“惠山的寄畅园,其实也是一座祠堂。”庄若江说,与苏州的城市园林不同,寄畅园是一座建于山麓的别墅型园林。寄畅园又名“秦园”,是明代兵部尚书秦金衣锦还乡后所建的别墅。秦金去世后,别墅一度由子孙各房分占。到清乾隆年间,族人共同将别墅改立为家祠,名“双孝祠”。
乾隆帝六次南巡中七次造访寄畅园,留下《游寄畅园题句》等十余首诗作及匾额楹联,评说“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据记载,乾隆返京后即命工匠在清漪园(今颐和园)仿建惠山园(今谐趣园),并亲题“清泉白石自仙境,玉竹冰梅总化工”楹联置于园中。
惠山古镇灯火璀璨,人潮涌动。潘正光 摄 视觉江苏供图
方志编纂出新,古镇今韵生姿
今年5月,在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无锡市文旅集团和编纂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志》完成总纂。《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志》是《无锡市“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编纂的四大历史街区志之一,也是2025年江苏省重点史志出版资助项目。
《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志》编纂工作自2024年启动,紧扣历史文化主题,着重体现街区的“名”和“特”。记述上限为有考古资料佐证的史前,下限至2022年,记述范围以街区规划为主,着眼于反映历史全貌与事物关联。全书目前共24万字,类目包括街区概览、锡惠名山、天下二泉、寄畅名园、惠山古寺等。
惠山泉水甘美、茶情佳,民间音乐家阿炳在这里孕育出蜚声海内外的名曲《二泉映月》。如今,漫步惠山古镇,河面碧波粼粼,古树摇曳生姿。今年4月底,作为2025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舞台的惠山映月里正式开街。开街活动现场,节目《二泉月·江南韵》将无锡文化“青绿山水”的朦胧诗意生动呈现出来,一座江南“不夜城”跃然眼前。
今年夏天,映月里全新升级,正以“水韵+乐韵”的二重奏,向市民游客展开兼具自然活力与文化底蕴的夏日画卷。“知音音乐里”全景式演出项目带领游客沿阿炳雕塑光影秀至宝善桥、龙头河路线游览,在《二泉映月》等经典音乐表演中,解码无锡故事,感受惠山雅韵。
“惠山映月里也是‘音乐里’,这个夏天会通过各类活动,让音乐文化IP在水脉贯通之际逐渐清晰。”无锡惠音文化旅游管理公司市场总监李晨晨介绍,7月底至8月初,两场“音浪大作战”夏日水仗活动还将带来酣畅淋漓的清凉体验。梁溪文旅集团工作人员透露,未来还将持续提升夜间氛围营造,打造更具沉浸式体验的文化空间。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