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百年老校积深厚底蕴,优雅校园传诗意文化。在“双减”的背景下,南通市海门区王浩小学强化师资队伍,聚焦课堂教学,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努力把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去,让学习效率“提”上来。
强化师资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与主导者。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学校要求教师根据年段特点设计课堂、创造课堂、创生课堂,把“学”和“习”,“讲”和“练”,“学知识”和“育人”完美融合,更加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新模式。
大力提倡阅读
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积极深耕书香校园建设,让阅读成为抵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学校在鼓励全体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同时,不忘倡导全体教师加强阅读与学习,从而实现师生共进。师生们共同徜徉于书的海洋,陶醉于文字的魅力,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
精心设计“1+N”课程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1”指的是完成国家课程的家庭(延时)作业。老师利用课后延时服务阶段,耐心帮扶学生,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基本在校内完成所有书面作业。大力开展“N”课程,即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童诗、国学、音乐、美术、手工、球类、科技等课程。在诗歌课堂上,体会文字的韵律;在音乐课堂上,陶冶高尚的情操,在手工课堂上,体验动手的快乐……一系列课程让学生兴趣得到了拓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一堂堂兴趣课程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勇担光荣育人使命,创建良好教育生态。南通市海门区王浩小学抓住“双减”的机遇,科学统筹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追求高质量教学,实现高品质发展。
(张玉琴 琚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