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集聋教育、盲教育、孤独症康复、聋儿学前康复、融合教育、职业教育与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以臻于至善的水一般滋润,以大爱无痕的光一般照耀,助力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将新教育理念渗透进每节课堂中,深入到每位教师的思想里,成为教学的常态化。
融入为主 抽出为辅
近年来,学校围绕“和融适切”的办学理念和“融爱于行、和合共生”的校风,积极推行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了让所有视听障孩子都能够像健全孩子一样享受到完整的基础教育。学校首创的聋健合一融合教育如今已成为全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标杆。发展融合教育要有抓手,以融入为主、抽出为辅。学校遵循融合教育需要整体变革,要为所有学生带来利益的指导要素,努力探索适合特殊孩子发展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残障学生融入社会,成人成才。
探索“反向融合” 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探索的“反向融合”是指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设立普通班招收普通学生并安置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残疾学生就读,同时设置残疾学生康复后续教育班,开展多种形式的融合教育。学校结合实际研究与实践融合教育理论体系和安置模式,努力提高残障学生的素质。“反向融合”,突出针对性,针对普通儿童与听障儿童各自的需要采取分层和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弥补了课堂授课上的不足。“反向融合”教育有力推动了孤独症儿童和听障儿童的社会化成长。他们在听力、语言、思维、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经过康复训练后的儿童能很好地适应普通幼儿园或小学学习;融合部听障学生都能够顺利升入更高学段继续学业。
开展个别化教学 注重文体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个别化教育教学,为每一个特殊儿童制定完善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生活适应为中心的个别化单元主题教学,努力让每一个特殊学校孩童得到稳健发展。同时学校亦注重特殊学生的文体活动,定期组织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艺术成绩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坚持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与提高办学效益相结合,突出创新特色,努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学校力争培养既有文化素养又有一技之长的时代新人。
实践证明学校实施的“反向融合”深受社会欢迎,它推动了孤独症儿童和听障儿童素质的提高,也提升了社会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认识和支持。努力跨越障碍,由此拥抱幸福!
(李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