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第八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精彩“出圈”——让设计成为联结天空和大地的力量
2022-03-25 16:49:00  来源: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  作者:冯圆芳  
1
听新闻

  12月28日,第八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决赛在南京举行。围绕“多维的绿·共享的城”大赛主题,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建筑设计机构的20个参赛团队展开激烈角逐。通过综合评审,学生组和职业组最终各产生紫金奖金奖2名、银奖3名和铜奖5名。

  决赛整整持续了一天。当奖杯归属终于尘埃落定,现场评委和观众都觉得意犹未尽。从一个“金点子”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赛事,“出圈”的紫金奖势必要回应公众更多的期待:遴选出的创意设计将如何赋能城市发展?如何更好地向公众普及建筑文化?这些有待拉直的问号,印证着一场成功的大赛所具有的“唤醒”功能。

  凝视时代生活的“角落”

  本届大赛共吸引333所高校、310家设计机构、9668人次参与,共征集作品2592项,同比上届增长54.5%,其中,学生组的参赛作品数量高达1913项。“由王建国院士牵头做小组结论时,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一届学生组作品在增量的基础上又有了质的提升,不论是创意亮点还是作品表达的完整性和思想的深度,都较往届更出色。”江苏省设计大师、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贺风春对记者说。

  “绿”和“共享”,是拆解大赛主题后得到的两个关键词。贺风春认为,“绿”不等于种花种树搞绿化,而是指倡导一种健康绿色的生活生产方式,把设计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城市的低碳建设、可持续发展对接起来,这个目标引导设计者把目光投向“存量”,在存量中求发展,因为拆毁重建的过程或将释放更多的碳。除了构建“绿”,设计者还应创造出鼓励不同人群相遇交流的空间,让人们邂逅交谈、敞开自我,在心与心的相知中“共享”美好生活。

  纵览入围决赛的20件作品,大多能够围绕这两个关键词,结合自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专业知识,给出较好的解题路径。学生组金奖作品之一、东南大学《今天你发电(运动)了吗?》就是一个不错的案例。作品构想在减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必将导致传统加油站的衰落和汽车充电站的兴起,如果把前者直接改造成后者,利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的契机,鼓励车主和附近居民来此运动,既促进了身心健康,又将运动产生的能量转化成汽车所需的电能,岂不是一举两得?

  职业组金奖作品之一、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健康共享——Z世代城市盲盒》则从年轻人喜爱的盲盒入手,探索“盲盒+”思维赋能健康生活的可能路径。使用者先建立盲盒账户,接着抽取盲盒编号——这里拆出的盲盒从传统的手办变成了某项体验:滑板、乒乓球、烹饪、服装设计、读书、陶艺等。通过加入盲盒交流群、徜徉于开放式花园、惊喜于不期而遇,自嘲“社恐”的Z世代玩家们又获得了一种柔性的社交方式。

  类似的巧妙创意还有很多。来自南通大学的学生组金奖作品,设想把废弃的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改造成融种植、观景台、剧场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生组银奖作品,畅想在垃圾焚烧厂上建设温室舱体、种植蔬菜水果,既能起到降碳作用,也可用蔬果就近供应居民。东南大学的职业组铜奖作品以“手环”串联创意,构想在河道与道路围合出的边角空间里建设低碳生活体验广场,人们不仅可以在此体验无土栽培、购买环保产品,还能通过踩踏地面驱动发电,随身携带的手环即时收集行为数据,引领个体走向绿色生活。

  这些设计作品无不体现出一种宝贵的思路,即关怀繁华汹涌时代生活的细微“角落”或“背面”,可以是处于困境中的某些群体,如经济不宽裕的租房族,深陷社交焦虑的宅男宅女,孤独的老人或病人;也可以是被时代抛弃的废旧设施,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边角料”空间,或不讨喜的“灰色市政”,如污水处理厂、焚烧厂等。这样的解题思路,精准契合了住建部提出的“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城市发展要求。变“存量”为“增量”,甚至化“邻避”为“邻利”,作品里“妙手”与“仁心”的结合诠释着设计的美妙力量。

  好的设计唤起“惜物”之心

  专业性与社会性的充分融合,是紫金奖建筑赛的定位和特色。当决赛过程向公众敞开,并把部分选票交托给他们时,人们自然产生好奇:怎样才能合理地评价一件设计作品?标准究竟在哪里?

  以职业组金奖作品《游牧计划》为例,为了减少远距离通勤造成的碳排放,作品设想把人们租住的房屋变成“动产”,可以随着工作单位的移动而移动,像抽屉一样塞入附近“牧场”的“空格”里,而这些“牧场”是在政府根据空间供需数据搭建的底层框架上,由企业参与建设而成。通过让房屋“流动”起来,原先的交通大循环转变为微循环,达到了减碳的目的。

  面对这件作品,江苏省设计大师、苏州九都城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应鹏打出了自己历次评分中的最高分。“所有作品里,这个项目在技术上其实是最有可能落地的。”张应鹏告诉记者,“因为模块化建筑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完全可以实现工厂预制生产,再把这些用新型节能材料制造出的模块单元像乐高一样,自由组合拼接。《游牧计划》不但规避了传统建筑方式产生的碳排放,还通过缩短通勤距离进一步降低了排放,也让租房者的生活更稳定更有尊严了,这个思路很有意思。”

  同时,张应鹏也指出,部分作品在已有的创意上需要进一步深化,好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功能,还要考虑心理学、社会学乃至文学和哲学的问题。如有项参赛作品设想利用楼梯的衔接,把屋顶打造成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在他看来,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去优化调整。

  “其实我长期关注屋顶空间的开发问题,曾提出‘屋顶上的城市’的未来畅想。未来,空中运输系统或许可以实现,那么在技术的帮助下,我们有可能在整个城市的屋顶上建构另外一个世界。这个梦想背后是人们对天空的向往,对远离尘嚣的纯净生活的渴望,所以对屋顶空间的开发其实连接着设计者对天、地、人关系的思考。从这个较高的要求来看,这件作品的设计落点还有可以继续提升之处。”张应鹏说。

  那么,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准则究竟是什么?贺风春坦言,学生组评委们更关注作品解决问题时的创意性思路:“紫金奖是创意大赛,不是甲乙方之间的招投标大会,只要一件作品注意到现实中的痛点难点,构想借助现有的或者未来的技术,富有创意地、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形式上又充满美感,那么这就是一件好的作品。设计不仅要服务当下,也要引领未来。也许设计者只提供了创意、没能力往下消化,但说不定别人看到之后深入研究,就把它做成了。”

  职业组往往比学生组更多地考虑落地的可能性。“但我们首先看的仍然是你有没有想法,而不是先盯着你的问题。”张应鹏说,“接着看你的想法有多少是成立的,优缺点的占比是怎样的,以及作品的形式感如何,然后综合这几个因素给出分数。很多作品的共性缺点在于,设计者注意到了问题,却找错了解决的方法,又或者作品从落脚点回归到出发点时,并没有很好地‘圆’回来。”

  “或者这么说,一件作品在设计理念的落实过程中,有没有较好的‘实现度’,能否在不影响建筑原有状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这决定了作品的层次差异。”另一位职业组专业评委、南京筑内空间设计总设计师陈卫新对记者说。

  在陈卫新看来,衡量这类设计还有一条隐秘的标准,就是看打造出来的空间能否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或曰一种“惜物”之心:“古人讲惜物,就是强调对物的重视,对人力和时光的珍惜,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这种平衡意识是重要的,时时提醒我们要节制自身的欲求。”

  创意大赛也有“变现”之路

  如果说在大赛的起步阶段,公众津津乐道于作品里的奇思妙想,那么当大赛走过第八个年头,真正办出影响、办出品质时,人们便被点燃起更多期待:大赛能否更好赋能城市发展?那些优秀的创意梦想如何真正地落在大地上?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历年大赛的获奖作品中已有一批优秀项目落地转化,包括京杭运河浒墅关步行双桥、苏州黄埭镇冯梦龙村规划设计、南京溧水李巷村老建筑改造、南京姚坊门宜居街区候学区等。在各方努力下,图纸上的“诗意栖居”俨然变成美好家园的鲜活现实。

  作品落地,仅仅是大赛“变现”的途径之一。能不能把大赛遴选出的青年人才培养成实力强劲的后备军?本届大赛策划启动了“紫金建筑之星”人才孵化计划,为学生组优秀选手和设计机构搭建人才孵化平台,目前全省已有15家人才孵化基地单位、90名校外导师加入该计划。“孵化套餐”的内容堪称“豪华”:基地单位除了为学生组优秀选手提供实习机会,为其配备一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校外导师,还将为学生组优秀作品一等奖获奖选手“预订”直通基地单位“终面”环节的资格。

  “这正是一项大赛越办越好、充满活力的标志!”贺风春感叹。当一场大赛不仅想象了未来的样子,更为通往未来的道路增砖添瓦,设计也就真正成了联结天空和大地、串起现实与未来的力量。

  另一方面,紫金奖也在致力于推动建筑文化的共识凝聚和社会普及。“梁思成先生早有‘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之说,吴良镛院士也认为人类的建筑创造活动‘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还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更加注重内涵品质提升、文化传承普及的新阶段。建筑不仅是工程技术,更是文化艺术。提高全社会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和审美水平,需要政府、建筑师和社会公众共同来推动。”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住建厅将继续高质量办好“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和“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等建筑文化推广活动,让决策者、设计者、使用者等多方主体在这些平台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共鸣、达成共识。

  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记者冯圆芳

  刊发于《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第8期 (2021年12月31日)

标签:作品;设计;大赛
责编:张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