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扬中市公安局以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己任,精准施策,重拳出击,打出一套“打、防、宣”紧密结合的反诈“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0.8%,群众财产损失数同比下降51.8%,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反诈“成绩单”。
“打”字当头,以凌厉攻势斩断犯罪链条
扬中公安深谙“以打促防”之道,将打击作为遏制电诈犯罪的关键一招。刑侦、网安等专业警种与基层办案单位高效协同,在案发后24小时黄金期内,以资金流、信息流为突破口,争分夺秒开展数据勘验、资金拦截、线索研判,力求速破案、挽损失。上半年,全市共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202名,同比上升26.1%,破案率达54.6%,位居镇江首位,形成了强大震慑效应。
今年3月,扬中公安在核查本地暂住人口杨某某涉嫌出借本人银行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线索时,发现背后端倪,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成功打掉一个以虚构“缅甸矿区源头直播”为幌子,诱骗受害人高价购买劣质翡翠原石的诈骗团伙,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500余名被害人深陷“暴富陷阱”。
“断卡”行动源头断流, 会同银行、通信运营商等部门,严格落实“谁开卡谁负责”原则,强化“两卡”(银行卡、电话卡)新开卡管控与违法责任告知,从源头挤压犯罪空间。上半年打掉涉“两卡”犯罪团伙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收缴银行卡147张,有效掐断了涉诈资金渠道。
“防”字为要,以精准预警筑牢拦截屏障
坚持关口前移,将防范拦截作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生命线”,在全市派出所统一建设的“唤醒室”成为反诈前沿阵地。通过对涉案要素进行穿透分析,建立涉诈APP、网址样本库,深度挖掘潜在被害人,实施精准预警提示。上半年,有效处置预警信息2万余条,成功实施保护性止付,从骗子手中硬生生“抢”回资金600余万元。
预警劝阻显成效,争分夺秒挽损失。今年5月,反诈中心接到高危预警指令,显示市民王女士可能正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民警立即启动紧急劝阻机制,一边不间断拨打王女士电话,一边火速赶往其住所。当时王女士已被深度洗脑,正准备按骗子要求将18万元存款转入“安全账户”。民警及时赶到现场,耐心讲解骗局套路,成功唤醒王女士,避免了巨额财产损失。这是扬中公安精准预警、快速响应,成功守护群众“钱袋子”的生动缩影。
凭借高效的预警拦截机制,扬中成为2024年度镇江唯一实现资金及APP预后被骗“零发生” 的地区,真正将诈骗“防在‘被骗路上’、阻在‘案发之前’”。
“宣”字固本,以精准滴灌提升全民“免疫力”
反诈宣传是治本之策,扬中公安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宣传格局。“反诈周报”精准预警: 反诈中心强化信息研判,精准刻画易受骗群体画像,每周发布“反诈周报”微信推文,及时曝光最新骗术,成为市民每周必读的“防骗指南”。
“反诈夜市”接地气,夏日广场聚人气。 利用夏季傍晚市民纳凉休闲时机,扬中公安创新推出“反诈夜市”活动。8月30日、31日晚,在扬中吾悦广场人流集中区,民警们支起宣传摊位,悬挂醒目横幅,摆放图文展板。除了发放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手册、清凉扇外,还设置了“反诈知识问答”、“反诈套圈”等互动小游戏,吸引大量市民特别是年轻人驻足参与。民警面对面讲解刷单、网络贷款、游戏交易等常见诈骗手法,让反诈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入脑入心”。两晚活动共发放宣传品6000余份,接受咨询200余人次,有效延伸了宣传触角。
“靶向宣传”深入重点, 组织社区民警、“青葵”女警先锋队等力量,深入校园、企业、社区,开展多场次针对性强的法治宣讲活动,为师生、企业员工等重点群体筑牢思想防线。民警携带3万余份宣传手册走进千家万户、沿街商铺,确保反诈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宣传触角的无死角延伸。
从雷霆出击的“打”,到精准高效的“防”,再到润物无声的“宣”,扬中市公安局以一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组合拳”,不断压缩电诈犯罪生存空间,切实筑牢了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实防线。数据的“双下降”是成效的体现,群众的“钱袋子”更安全是工作的目标。扬中公安将持续发力,巩固深化“打防宣”一体化格局,坚决打赢这场反诈人民战争。(通讯员 朱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