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剑明|在“第一公安派出所”前
2025-09-17 14:5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胡剑明  
1
听新闻

  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五支队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揭露日军罪行,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清剿土匪……1940年4月,六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久,即建立了隶属驻军领导的军法室,履行公安部门的职责。1944年4月,津浦路东八县联防保安总处侦察科长洪沛霖(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到竹镇组建派出所,隶属于“竹镇市政府”,成为“第一公安派出所”,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

 

  站在“第一公安派出所”前,

  我们,回望历史的光辉。

  当年的根据地老营房在哪里?

  这里,脚下,春草如茵,

  茂盛葱茏中,仍有一片余温。


  六合津浦路东八县,如今,

  已经是楼群与公路对望,

  纵横无言,暗示岁月的走向。

  小路不再狭窄,夜却显得明亮,

  它们,何时变得如此辉煌!

 

  血与火的日子,1939年8月,

  第五支队的司令员和他的战友们,

  以“新四军”的名义把阴霾驱散,

  那无数次拨动记忆的路线图,

  连同青春,串成一幅画一首歌!

 

  就像征程中最热切的期待,

  总会激励着向往;就像我们,

  今天面对这些仅存的史迹,

  站在这里,从一腔激情中,

  寻找那一束红色的光亮!

 

  还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鸟儿,

  飞过丛丛蔷薇,像一片霞韵,

  将昨日号角长音,赓续。

  芳华的战士,被花甲的老所长,

  点兵点将,回答依然嘹亮!

 

  老照片上的人,青春在昂扬,

  不一样的片断,连成一样的理想。

  在侦察科长洪沛霖的注目下,

  视天地为一体的从容,

  让我们感受到眼神的安祥。

 

  昔日,一堵永远打不透的壁垒,

  如今,还残存着累累弹孔,

  就像一支枪,被滴翠的花草隐藏。

  老屋上,几只小鸟在欢叫,

  沉浸在无边无际的回忆篇章……

 

  我走进展厅,安静宽敞,

  一排警徽,从先前的四孔钮扣,

  到今天奕奕生辉的金色,银色,

  像朝阳发出的光,奔来眼底,

  梦里,我走回到八十年前的竹镇……

 

  筑桥造舟般的“第一所”,

  成为竹镇“人民战争”的纪念碑。

  那些灿烂的星宿,无言地作证,

  没有留下姓名的战友,音容犹在,

  时光挽联,记载多少烽火事迹。

 

  踏过艰难,开出一片天地,

  火一样的青春,铸就坚硬骨骼。

  竹镇遗迹,是今天的圣地,

  昂首列阵的汉子,让我们,

  从中感受,心底汹涌的激流。

 

  警之歌,时光不老,英名常在!

  草地,八十三年,开出映山红,

  映出英雄们失而复得的春天。

  那近似蛮荒之地的风雨,

  在血火锤打中,铸成青铜形象。

 

  竹镇古老的河流,汇入长江,

  英灵,在距南京60公里的地方,

  行走着,在老地图的位置,

  那些草鞋的步履,铺成花海平安。

  在我们赶来时,生发出荣光!

 

  知更鸟,从历史深处飞来,

  飞过八十三个四季,春又加深了。

  我是寻找“警史印记”的晚辈,

  震惊于时光坚韧,世间沧桑,

  相信一种光彩,连接着火热的初心。

  2025年9月16日

标签:篇章;侦察科长;派出所
责编: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