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开启青少年法治“声”动课堂
法治遇上好声音,解锁趣味普法新模式
2025-08-26 09:51: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李微  
1
听新闻

  “《上春山》歌词里有很多美好的环境描写,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国家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在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的暑期公益课堂上,“歌声里的法治”声乐课正在热烈的进行中。大学生志愿者闫圣陶带领辖区内30余名少年儿童学唱歌曲,品味歌曲意境,并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思考生态环保的重要性,沉浸式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守住那绿水和青山,环保法规记心间,责任担在你我肩!”

  课程最后,30余名少年儿童齐唱由原歌曲改编的“法治新歌”,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了跳跃的音符。

  “长江保护法里说了,长江岸边新建化工厂都是违法的!”课程结束后,5岁的玥玥对前来接自己回家的妈妈认真“授课”,法治的种子随着美好的童声传播开来。

  长期以来,法治宣传教育面临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困境,如何让抽象的法律条文“活”起来,吸引青少年群体的兴趣,成为青少年普法工作的一个难题。铜山区司法局创新开设青少年法治“声”动课堂,以“声音”为载体,通过“音乐+法治”“故事+法治”等多元融合模式,将法律法规知识融入到日常课程中,打破传统普法边界,让法律知识“声”入人心。

  在三堡街道的另外一堂“红色故事宣讲”课上,共青团徐州市委员会青年讲师团讲师王丁一结合红色故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小虎子在面对危险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将敌人引进了埋伏圈。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当困难和危险来临的时候,除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外,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是我们最强有力的武器。”王丁一告诉在场少年儿童,法律是青少年成长的“保护伞”,要知法守法,并引导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从红色小英雄到未成年人保护法,课程展示了历史与现实的生命守护,

  把法规法条自然融入到红色故事里,能让孩子们学的更加投入和深入。

  ”铜山区司法局三堡司法所工作人员李洁说。

  把法治知识化作悠扬的旋律,将法律法规融入生动的讲述,下一步,该局将在全区范围内持续推动普及“法治+声音”模式的法治“声”动课堂,构建“可听、可唱、可讲、可传”的普法生态,着力培育法治新“声”代。

  李微

标签: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