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你走过无数次,但你并没有记住它。这里说的,黄泥坝。有些地方,你一旦走过,就很难忘记。这里说的,也是黄泥坝。黄泥坝四周群山环绕,常年繁花似锦,景色十分优美。
据六合绅士张官先生著的《棠志拾遗》记载:黄泥坝街,距六合城北35里,街南北长约百步,东倚骡子山,北对尖山,南有屏山连山,西北有黄猫山。临街南黄兴河,合天路穿街而过。合天路,乃六合至天长的道路,也是如今205国道。由此可知,黄泥坝乃交通要道 ,同时也是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曾在骡子山,成功地阻击了国民党部队向解放区的进攻,步枪齐射击落敌机一架,创造了著名的骡子山战斗。
如果说,一座村庄的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她的时尚外衣,那么,古朴的文化底蕴便是她的美丽内涵。 今年春夏时节,我来到黄泥坝,一位年届八旬、精神矍铄的老人热情地迎向我,他知道我的来意,打开话匣告诉我黄泥坝前世今生的故事,他的慈祥与热忱,让探访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回家般的亲切。据村子里老人们的回忆,一条黄兴河从黄泥坝街南穿过,黄兴河大桥是黄泥坝当时最雄伟的建筑。沿公路两侧街面是清一色的茅屋,偶尔夹杂着一两间瓦房,似是稀奇之物,街上有学校、商店、诊所、饭店、旅社和铸造、锻造、缝纫、猪牛市等店铺,从清晨到黄昏,街面上人流不息,生意很是兴隆。街上蔡铁匠的大锹,张铁匠的镰刀、高家的犁头,都是地方名牌产品,农民信任着呢!
黄泥坝的卤菜,那可是闻名乡里的。镇北有一卤菜巧手侯氏。他制作的盐水鹅,是用太平天国时期遗传的老卤,坯白皮黄,油润喷香,可算得上一大名产。只要侯氏一出摊,市民们争相购买,不屑半晌工夫,侯氏卤菜便罄销殆尽。迟去的客户都很惋惜,说:“明儿赶早”。中街的严家客栈,是街上唯一的一家旅社。一张简易床,一条旧被子,住一宿只收两毛钱。店老板,“小脚老太”,那可是揽客的好手。“小脚老太”是旧式妇女,裹足而成小脚,人称“小脚老太”。她一大把年纪,总能把南来北往的旅客服侍得舒舒服服的。挑鸡笼子的,推独轮车的,赶毛驴的……如果在天晚之前赶不及下一站住宿,必定在黄泥坝投宿严家客栈。那时的客商都是肩挑、手提、步行赶路。晚间客人有热水洗脚,早晨有盐水漱口,还有上好的小菜、稀饭和烙饼,每客只收五分钱。
街南吉祥庵里有个很有名气的和尚。据说他的法号叫“心悟”,浑号叫“麻四子”,俗家之名不得而知。说实在的,黄泥坝一带的老人,恐怕只知道“麻四子”,大多数人并不知“麻四子”的法号和俗家之名。“麻四子”出名,并不是他的武功好,也不是他的经文深,而是他的嗓音好。他在农户家做佛事,其声如钟,清脆洪亮,给佛事活动增色几分。黄泥坝方圆几十里,谁家只要做佛事,必请“麻四子”,“麻四子”早年圆寂,“麻四子”给当地许多老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老人们都说如今的佛事没有“麻四子”做得好。
再深入探寻,黄泥坝的故事竟与明朝廉政清官王宏紧密相连。相传,王宏年少时,六合县令路过黄泥坝,见他骑在牛背上吟诗诵文,触景生情,口出上联“牛背亲黄卷”,王宏应声对“龙头夺锦标”,临别时县令又出“送别黄泥坝”,王宏对答“相逢白玉阶”。这般充满才情与志向的对话,让黄泥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见证了一位少年的非凡抱负,也成为后人传颂王宏故事的重要地标。
夜幕降临,那时的黄泥坝店铺都在屋檐下挑起风灯,街面上一片灯火,煞是好看。晚饭后的市民三三俩俩地涌向街北俱乐部,听民间艺人说扬州评话:“武松杀嫂”。评话说到精彩处,市民们爆出一片欢声笑语。
黄泥坝,曾经几度成为地方行政中心,几兴几废。如今的黄泥坝改名为“黄岗”,属马集镇。尚儒曾在黄泥坝担任一年多社区民警,据村民说黄泥坝的古街已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了。新貌远非昔日可比,如今取而代之的是祥和苑小区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现代化的建筑取代了昔日的土坯房,但黄泥坝这个名字,始终是村民们心中不变的记忆。坝下的溪水依旧流淌,只是水流不再湍急,变得更加平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过去村民们以传统种植业和小规模养殖业为生,生活虽质朴却也平淡。而如今,黄岗村正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黄泥坝周边也被开发利用起来,种植了大片的经济作物,春天,油菜花绽放,金黄的花海与黄泥坝相映成趣;秋天,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游客们纷至沓来,行走在整洁的村道上,感受着规划有序的农田,还有那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黄泥坝也因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黄泥坝的深厚情感。一位离任的村官感慨地说:“黄泥坝是我们村子的根,虽然模样变了,但它承载的回忆永远都在。小时候在这里玩耍,长大后在这里劳作,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村子的发展。”是啊,黄泥坝就像一位无声的见证者,目睹了黄岗村的兴衰荣辱,它的前世,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地标,承载着村民们的日常琐碎与少年王宏的壮志豪情;它的今生,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在时代的浪潮中,与村子一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离开黄岗社区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土地上,黄泥坝在光影中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我知道,它的故事还在继续,在岁月的流转中,它将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