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基层治理:一份法律意见书背后的“顾问力量”
2025-08-20 11:01: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1
听新闻

  近日,宜兴官林镇笠渎村委会议室里的氛围终于从凝重转为释然——困扰多日的“无锡市沪安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应收款核销”问题,在村法律顾问潘威律师的专业支持下迎刃而解。这份标注着“法律意见书”的文件,不仅为村委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更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生动注脚。

  事情要从一笔长期挂账的应收款说起。沪安公司曾与笠渎村有过经济合作,然而随着企业停产、资产被查封,这笔债务成了“烫手山芋”:核销怕违反规定,不核销怕资产流失。关键时刻,村法律顾问潘威主动介入,从核查事实到法律分析,每一步都彰显专业精神:他逐一查阅双方签订的经济合同、历年账面记录及催收凭证,核实沪安公司“无经营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现状;再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坏账核销的规定、《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的条款,明确指出“该债务已超法定时效且无法清偿,符合核销条件”。

  这份法律意见书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村委决策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更在于通过专业工作还原了事情的全貌——从沪安公司曾经的蓬勃发展到注销的变迁,从村委对集体资产的谨慎守护到通过法治解决问题的转变。它让村委干部明白,核销不是“放弃”,而是在法律框架内对集体资产的合理处置;也让村民看到,法治不仅是“打官司”,更是解决基层问题的有效工具。

  村法律顾问的价值,远不止于“解决一件事”。他们是经济合同的“把关人”,通过审核村集体经济合同,防止无效合同损害集体利益;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引导村民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升级;是法治宣传的“播种者”,通过讲座、手册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法治意识。

标签:村委;法律顾问;法律意见书
责编:陈衍晖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