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无锡江阴市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痛点难点,创新推出“第二课堂、趣味课堂、智慧课堂”三维联动模式,通过多元化宣传载体与沉浸式教育场景,让法治精神浸润青少年成长之路,有效提升全市青少年法治素养。
延伸“第二课堂”,搭建实践育人平台。“这里是实现司法正义的神圣场所,请保持肃静。”在江阴市人民法院,一起真实的案件正在审理。来自夏港街道普惠苑社区的孩子们,全程旁听真实案件审理。孩子们零距离观摩了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过程,知晓了诉讼中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承担的工作职责。庄严肃穆的法庭氛围让孩子们既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更收获了法律知识,进一步提升了法治意识。这是江阴延伸“第二课堂”的生动实践。
该市整合多部门力量,组建由法治副校长、“八五”普法宣讲团、“法律明白人”组成的专业队伍,深入学校、村(社区)开展法治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依托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禁毒教育基地等阵地,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让青少年在参观学习中潜移默化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打造“趣味课堂”,激活主动学习热情。“扮演班长时,我需要根据同学的证词分析作案动机,原来法律推理这么考验观察力!”参加完沉浸式剧本杀活动的初一学生小周兴奋地说。江阴将法律知识融入流行的“剧本杀”形式,根据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涉及的常见罪名和易触法的领域精心设计剧本,让未成年人化身“主角”,通过搜证、推理、线索整合等环节还原案件真相,在烧脑推理中学习法律知识,在角色扮演中筑牢法律意识。
此外,法治飞行棋、扭蛋机、法码迷阵等互动游戏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普法的枯燥感。在“法护青春·护航成长”法治嘉年华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投掷骰子在飞行棋棋盘上前进,回答不同格子里的法律问题,转动扭蛋机就能获得印有法律知识的彩蛋卡片。这些趣味载体让青少年在玩乐中筑牢法律防线,自我保护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智慧课堂”,拓展普法覆盖维度。“大家好,我是江阴未检检察官AI数字人,我要为大家送上一份假期安全锦囊……”点开江阴检察公众号,三维数字形象“法治小主播”正通过语音互动解读法律条文。这是该市运用科技赋能法治教育的创新举措。
依托“司小豚说法”系列普法动漫,江阴已制作《聊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那些事》等多部主题动画,将晦涩法条转化为生动故事。这些内容通过学校公众号、社区电子屏等渠道精准推送,让青少年利用碎片时间轻松学法,法治教育实现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跨越。
如今,江阴市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已形成“实践+趣味+科技”的特色体系,法治精神正转化为青少年的行为自觉,为培养新时代法治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张永明 查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