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宜兴市周铁社区的湖滨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环境。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坛中鲜花盛开,小区内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整个小区洋溢着和谐宜居的氛围。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湖滨小区党群驿站的成立及社区创新的治理与服务模式。
湖滨小区始建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是周铁镇规模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的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老年人口占比高,公共活动空间严重匮乏。过去,小区里没有公共休息区域,老人们想要聊天、休闲,只能聚集在树下,遇上刮风下雨或者烈日炎炎的天气,大家就只能无奈地待在家里,生活单调乏味。
面对这一民生痛点,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蒋锡琴带头开展实地调研,敏锐捕捉到“老人无处话家常”这一关键诉求。通过积极与镇政府沟通,成功协调出一处闲置车库,并投入专项资金进行适老化改造,将其打造成为“湖滨小区党群驿站”。
“湖滨党群驿站” 不仅是一个活动场所,更是社区拓展服务功能、构建全龄服务生态圈的重要平台。社区按照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行可充电” 的标准,以驿站为依托,推出 “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 的项目,打造了 “5+X” 功能矩阵。
在这个功能矩阵中,红色放映厅定期播放红色电影,让居民们在光影中感受革命先辈的热血与奉献,传承红色基因;银发棋牌社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尽情享受象棋、掼蛋等娱乐活动带来的快乐;邻里会客厅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空间,大家在这里分享生活点滴,增进邻里感情;健康讲堂邀请专业医生开展养生讲座,普及健康知识,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节日厨房在传统节日里发挥着重要作用。重阳节时,老党员和居民们一起制作重阳糕,欢声笑语回荡在驿站;元宵佳节,驿站化身 “暖心厨房”,为环卫工人、保安和新业态从业人员送上热气腾腾的汤圆,传递着社区的温暖与关怀。此外,驿站还安装了八个电瓶车自动充电桩,方便居民充电,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去年以来,驿站已开展各类活动 10多场次,惠及居民 2800 余人次,活动满意率一直保持在 97% 以上,成为了凝聚人心的 “幸福磁场”。
在湖滨小区的治理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了关键作用。社区党委以驿站为平台,构建 “1+62+N” 红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小区内的 62 名党员积极行动起来,每名党员结对 5 - 10 户老年家庭,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
由老党员带头成立的 “银发先锋队” 活跃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参与小区治理工作。无论是环境卫生整治,还是调解邻里纠纷,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同时,社区组建 “银发志愿服务队”,吸引了众多热心老人参与驿站管理和活动策划。这些老人凭借着对社区的热爱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为驿站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为了更好地倾听居民的声音,社区开设 “民情茶话会”,居民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在这里,共收集到 58 条宝贵建议。社区还创建 “能人工作室”,挖掘小区内的草根达人,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如手工制作、书法绘画等,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设 “银发课堂”,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设置智能手机使用、园艺种植等课程,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一系列举措让小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驿站日均接待量超百人次,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在 98% 以上,真正实现了 “小驿站撬动大治理” 的目标。
从曾经公共空间匮乏、设施陈旧的老旧小区,到如今功能完善、服务贴心的温馨家园,湖滨小区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通过创新治理模式、优化服务供给,成功破解了发展难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