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向纵深发展,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公安派出所关爱工作站牢牢把握“建强工作体系、聚焦需求导向、深化协同联动”三个关键着子,积极探索精准化关爱服务新路径,营造同心同向、常态长效的关爱生态格局。

一、建强工作体系,夯实关爱工作“保障根基”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桃源镇派出所关爱工作站创新构建“1+1+4+N”工作模式,由教导员任站长,全面统筹工作站事务,退休民警任副站长,协助站长落实各项工作,另配备4名专职民警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与推进。此外,工作站与青云中学成立党支部,广泛吸纳镇关工委、团委、妇联及社会各界力量组成“N”个功能小组,深度参与青少年关爱及法治教育等多元工作,构建起坚实的未成年人保护与社会共治网络。二是摸清底数台账。结合人口管理、外来人口登记制度,摸清辖区未成年人底数,通过系统掌握家庭及现实状况,将“治病”前置到“防病”;研究制定《涉校涉未成年人安全防范处置流程》,通过跟踪管理“一人一档”,确保关爱工作有据可依、有地可施,今年已累计预防未成年人隐患问题3起;此外,组织学法律、明纪律、懂道理的进所游学活动4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三是打造专属阵地。阵地专项配备法律类书籍、心理疏导手册等40余册,若干益智玩具、沙盘等专业设施2套,满足青少年法律咨询、心理调适及临时庇护等一站式帮扶服务需求。同时,创新阵地延伸模式,以工作站为核心,依托值班室、社区警务站等多处点位,设立“青少年关爱角”,形成“固定场所+流动节点”双轨服务,保障未成年人求助有门、帮扶及时。
二、聚焦需求导向,打造精准关爱“服务矩阵”

一是思想铸魂行动。以“开学第一课”、“普法进校园”为契机,统筹特长骨干力量深入校园,围绕交通安全、校园欺凌、电信诈骗和毒品犯罪等重点领域,为青少年提供“暑期防溺水安全”“少年警校”等法治教育、心理健康辅导10余次,全年育法量达800余人次。二是困境帮扶行动。通过一对一慰问关怀、心理疏导、资源对接与家庭教育引导等方式,帮助受困学生缓解压力、增强信心。今年以来,已成功帮扶辖区受困学生7名。此外,在工作站的关心关爱下,所内1名辅警子女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中学,另有4名学生成功升入吴江四星高中,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平安守护行动。按需定制安全对策,固化对接机制、延伸服务维度。每周梳理涉校警情,“点对点”反馈校方并跟踪处置;每半月对接学校德育负责人,排查重点学生并实施早期干预;每月召开警校联席会议,划分风险等级,落实“一人一专班、一人一策”的精准关爱服务,每年实现开学季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全覆盖,积极推广青少年维权热线,引入心理专家介入机制,强化警校家三方联动,多维度筑牢青少年身心健康防护网。
三、深化协同联动,构建长效关爱“生态格局”

一是多方联动促共育。常态化联动桃源政府部门、村社区及学校三方,筹划开展各类活动11次;新建铜罗老街汪集旸旧居青年书屋及科普体验馆,提供丰富书籍和良好阅读环境的同时,开展青少年活动4次;依托“校园安全”试点首创模型,排查重点人员5名;与铜罗小学共建“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建示范点”,切实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防护墙”。二是专业力量补短板。多次邀请区局离退休党支部来所参与指导工作;拜访取经区级优秀“五老”戴惠林同志;吸纳辖区5名“银龄”老人志愿者共同参与“暑托护苗班”工作;三是特色活动暖童心。结合省关工委提出的“公安派出所关爱工作站建设三年提升年活动”要求,坚持党建带关键,联合桃源政府、铜锣中学及部分警属,先后举办“明日之‘新’文明实践”“平安校园建设”“粽叶飘香,情暖警营”主题警营开放日等特色活动3次,吸引辖区中小学师生及家长超60人次参与。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警务工作,沉浸式学习安全知识,全面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桃源镇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