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金秋时节,层林尽染,余晖满山,大地呈现出苍茫的秋色图。
11月初的一天,我们一群以退役军人和退休教师为主体的老年朋友结伴到南京附近的池杉湖湿地公园休闲旅游,度过了欢乐愉快的一天。
池杉湖湿地公园位于滁州市来安县雷官镇与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交汇处,占地面积5800亩,有40年以上树龄的池杉5万余株,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生态最优的池杉林。优越的生态环境为珍稀的鹭鸟、雁鸭等鸟类提供了重要栖息地和繁育场所。公园现有植物194种,鸟类95种,有“百鸟天堂”之美誉,2017年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公园拥有池杉水上森林、池杉栈道、千亩荷塘、精品荷花园、九曲花海、七彩荷花大道、鳄鱼潭、萌宠园、松鹤岛等众多景点,形成“品杉、观鸟、赏花”为特色的自然湿地生态休闲体验旅游景区。
我们从景区西门进入,沿着堤岸慢慢的行走,步行三百多米到达游船码头。工作人员让大家穿上鲜红色的救生衣,依次登上游船。大家兴致勃勃地观赏水上森林景观,欢声笑语在湖面飘荡。游船沿着湖畔前行,船工一边驾驶一边热情的向我们介绍池杉森林概况。这里的池杉水上森林面积1000多亩,栽种己有40年的历史,经过数十年自然生长和发育演替,具有“基部膨大如酒瓶,簇团丛生似盆景”的显著特点。向远处望去,湖水中一片片池杉树高大挺拔,尤如威武雄壮的士兵在水中站哨。数不清的白鹭在树梢上悠闲的歇息,它们时而伸长脖颈,时而张开双翅,是说不出的优雅。有些野鸭从一片树荫后飞起,贴着水面,划出一道道急促的银线,它们的翅膀扑棱棱地响,是这静谧曲调里一段活泼的、跳跃的华彩乐章。向远处望去,有些地方杉林己被鸟粪染成了白色,尤如刚刚落下的一场白雪。我们游船的到来,惊起一群白色的大雁从林中腾空而起,飞向远方。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湖中有林、林中有鸟、天上白云映飞鸟、水中倒留池杉影”的水上森林景观。大家对这里的美景赞叹不已,用手机不停地拍照。船工介绍说,林区内各种野生鸟类繁多,特别是秋冬季节,杉林中成千上万的鹭鸟、雁鸭、鸬鹚来此栖息避寒,一片万鸟嬉戏、繁衍的景象,这里是品杉观鸟的绝佳胜地。这时,暖暖的阳光酣畅淋漓地泼洒下来,整片池杉林,整面的湖水,都沉浸在醉人的流光里。
经过半个多小时乘船游览,我们返回码头,大家依然恋恋不舍湖中美景。码头附近耸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百鸟天堂”四个红色大字。看到巨石上的书法,大家不悦而同地说:“这里真不愧百鸟天堂的称号”。一些朋友与“百鸟天堂”合影留念。接着,我们到鳄鱼潭和观鹤广场游览。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因其生长在长江和毗邻的湿地中,故称“扬子鳄”。它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距今己有1.5亿年进化史,与恐龙属于同一时期,被称为“活化石”。一些老同志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鳄鱼的模样,到实地观看还是第一次,不免有点恐惧感。丹顶鹤放飞是一项常规表演节目,翩翩起舞的丹顶鹤步履轻盈、野趣横生、充满灵性。碧水莲叶间,它们在这里欢快的舞蹈和歌唱。退休女教师李玉华和罗志敏两位活跃分子学起丹顶鹤的模样,在广场上跳起了舞蹈,引来大家一片欢笑声。
池杉湖湿地公园不仅是品杉观鸟胜地,同时也是赏荷的绝佳去处。这里的数千亩莲藕塘一望无际,夏季荷花盛开,连片花海,美不胜收。离开观鹤广场,我们来到观荷长廊,这里是游客观赏荷花的最佳地点。大家感到遗憾的是,秋天的荷塘大多荷叶干枯,看不到荷花盛开的景观。我们被长廊中一首首古人赞美荷花的诗句所吸引,不由自主地顿足吟颂。这里有李白的《采莲曲》《折荷有赠》、杨万里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王昌龄的《采莲曲》、欧阳修和王安石分别写的《荷花》、李清照的《如梦令》等等。这些历史名人在诗词中都颂扬了荷花的高雅脱俗和圣洁,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爱荷情感。一块大幅的彩色扇面上书写着著名的《爱莲说》,有的标牌上摘抄了《诗经》中对于荷花的赞美之词,还有的标牌介绍为什么荷花能“出淤泥而不染”的常识。
荷花,也可以称为莲,是人们最熟悉的水生植物。既是清廉、高洁、神圣的象征,又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廊中标牌还详细介绍了荷花的栽培历史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让大家受益非浅。在我国,古人将莲花作为建筑或者器物的装饰由来已久,随着历史的演变其文化符号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兴盛,莲花纹饰开始广泛流行,特别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莲花瓣纹饰以雕刻或彩绘的形式,在各类建筑中都有丰富的呈现,如瓦当、栏柱、画像砖等,莲花瓣纹此时开始象征圣洁、清净、生生不息。除了建筑,各种日常生活器物也常用莲花、莲叶、莲蓬等图案进行装饰,如碗、罐、盘、瓶等。尤其是明清以后,除了佛教中推崇的纯洁,莲纹的装饰也在民间被赋予了吉祥、和谐、高尚、廉洁等多重象征。古代文人往往借物言志,将花卉作为载体抒发情感和寄托。荷花具有君子品格、友谊、爱情等美好象征,自古就广泛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在《诗经》中就有多处借荷花写男女之情的诗句。自东汉末年开始,采莲诗开始兴起。至隋唐时期,采莲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多用于刻画细腻婉转的相思之情。宋朝以后,程朱理学兴起,人们开始歌咏荷花的君子之德。莲花在佛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走出观荷长廊,即是精品荷花园区。据介绍:这里共有152个荷花池,做到“一池一花”。每年夏天,各个池中的荷花竞相开放,品种各异,别具一格,诸多珍贵品种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在观荷步道两侧还摆放着近2000个盆栽,尽显“莲享世界,淳朴自然”的荷文化主题。大家在精品荷花园的小道上一边漫步,一边欣赏每个荷池精彩各异的命名,都被园区策划人对于荷花的执着热爱和一片匠心所感动。
顺着园区道路继续前行,我们到达著名的池杉栈道景点。弯弯曲曲的木质栈道蜿蜒于池杉森林之中,全长800多米,并与多处观鸟屋连接。林中水面上漂浮着槐叶苹和芡实(鸡头果)等多种蕨类植物。这些绿色浮萍与池杉树相辅相衬,共同构成一幅绝佳的生态美景。我们漫步在栈道之上,度量池杉和浮萍之美,呼吸纯净空气,欣赏水中倒影婆娑,聆听林中鸟儿欢叫,尽情地享受自然、放松身心。大家在栈道上欢呼跳跃,不停地用手机留下这里的美景。走到一处开阔的拐弯处,王凤英老师招呼大家集体合影留念。这时恰好一位帅哥路过,他受邀热情地为我们拍照。女生在前做出舞蹈姿式,男生在后共同伸出母指,齐声喊出一个“美”字。
中午时分,我们在湿地公园的生态餐厅用餐。餐厅就地取材,让游客品尝园区自产的鲜鱼、龙虾、螃蟹、莲藕等特色美食。午餐小歇后,我们步行到坐落在景区南门与东门之间的千亩荷塘、九曲花海、七彩荷花大道、睡莲长廊等景点参观。连片的千亩荷塘令人震撼,虽然己看不到荷花,硕大的荷叶和粗壮挺拔的荷杆,也能让人感受到此处荷塘的肥沃和壮观。荷塘边建有游船码头,游人可以乘船在荷塘中游览和近距离观赏荷花。远远望去,在荷塘的另一侧,建有一幢幢水上木屋,可供游客住宿或休息。
经过大半天的游览,我们虽然稍感疲劳,但是兴犹未尽。大家一致赞美,池杉湖不愧为国家湿地公园,在这里不仅充分享受生态环境之美,还学到不少新的知识。有的老同志建议,待到明年荷花盛开的夏季,我们再结伴前来观鸟和赏荷。我们轻轻地走了,那湖光、那树影、那鸟呜、那藕塘,己经满满地装在了我们的胸臆之间,够我们咀嚼和回味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