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枣香情
□ 孙善光
有些地方去过多少次都不曾在记忆里存留,有些地方路过一次就会刻骨铭心。一个普通的小院,一位善良老人的浓浓枣情,装在了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30年前,我知天命之年的父亲患有癌症。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小妹还在读大学。因负担不起住院治疗的费用,父亲转回家接受治疗。临近中秋,父亲病情日趋严重,像往常一样,我在周四以前上完一整周的课,便急匆匆地往家赶。因路途较远,交通工具少,除了每天上下午各一班的客车,每次都是骑自行车回家,用时近3个小时。有一次因单位有事,我晚走了两个多小时,想抄近路回家,就走了一条路况不熟的山路。
我途经一个小山村,远远地看见一农家小院有一棵高大的枣树,满树的枝桠间泛着白里透红的枣子,玲珑剔透,惹人喜爱。满树的枣子极有诱惑力,我正愁家中没钱置办过节的食品,买些枣子过个中秋,给病重的父亲尝尝岂不是好?这样想着,我忍不住停下车子,顺坡走向那农家小院。
我轻轻地叩响了小院的木板门,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枣香。小院的主人,一位满头银发、身材瘦削的老大娘,颤颤悠悠地走过来。我向老人说明了来意,她把我让进院子,径直走到墙根下,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竿,递给我说:“小伙子,自己打吧。”我接过竹竿,仰头望着那满树红彤彤的枣子,饱满地闪亮在微寒的秋风中,我一阵感动。我抡起竹竿,猛一阵敲打,由于掌握分寸不好,一会儿工夫,枣子连同枝叶便落满了一地。老大娘并没有责怪我,从屋内找出一个轻便的塑料袋,帮我收拾着枣子,我估摸着有四五斤。我带着感激和兴奋,掏出5元钱给老人留。
老大娘说什么也不要,硬拉着我的手,把钱塞给我说:“你有那份孝心就好,自己家的枣子,我又不是为卖钱。”老大娘催促着我走,并蹒跚着把我送出院子。想想我重病在身的父亲,一个曾经让课堂充满生机的父亲,如今却奄奄一息,再看看眼前的老大娘已风烛残年,不知为什么我直想流泪,泪花不听使唤地在眼眶里打旋。我生怕老人家看见,侧身同老人家挥挥手。
我没走几步,迎面碰见一个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她直言快语,说是老人的近邻。她向我问明情况,打量了我一下说:“大兄弟,我大娘心眼好。这些枣子她平时舍不得让人吃,说是留给在外地当兵的小儿子回家探亲时带到部队的。”她眨了一下眼睛,然后似有感慨地说。我听了内心十分愧疚和不安,连忙回身向老大娘表达歉意。站在门口的老大娘怪多嘴的中年妇女,使劲挥手向我道别。我已满溢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我惟愿她老人家好人长寿。家中躺在床上的父亲消瘦得让人心酸,病痛中的父亲没能吃到我带回来的枣子,那时他只能靠些流食维持着生命。尽管我母亲的照顾十分用心,我父亲还是于当年霜寒之后带着对亲人的挂念,带着对世间的眷恋和些许的遗憾离去。那位朴素善良的老大娘,连同父亲的学生以及许多好人的期望都未能如愿。
父亲的离世,使我们全家人陷入了痛苦,我不知当年怎么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后来我因回老家给父亲上坟,几次想顺道去那个小村庄,看望那位纯朴的老大娘,却始终没能成行。每当逢年过节,我想给老人家写封信,寄张明信片,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也不知她老人家姓甚名谁,无从寄发。
多年之后,我曾专门去过一次小山村,老人家院子里的枣树还在,大门紧锁,门前的草已有寸深。我没能见到老大娘,我的心里隐隐凄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记我父亲生前对儿子的种种好,一直想着那位乡村的老大娘,想着那份枣香情。老大娘当兵的小儿子当年是否把枣子带到了部队,是否因枣子不够而没带?我曾无数次地谴责自己,拷问自己。如今也许老大娘已作古,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沉淀在我的内心深处,被永远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