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蟹香满塘。“阳澄湖大闸蟹”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既是食客心中的美味符号,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守护这一“金字招牌”,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司法所将公共法律服务精准滴灌产业各环节,以法治“养分”滋养蟹农经营与产业发展,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绘就法治底色。
普法“零距离”,法治意识“养”在塘头
司法所秉持“与其事后解纷,不如事前防患”理念,将法治意识作为产业健康发展的“第一道防线”。每年大闸蟹季前,司法所所长带队深入蟹塘、商会及养殖企业车间,把普法课堂搬到产业一线。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答疑、专题法律讲座,用通俗语言解读民法典合同编、食品安全法等关联法律,发放《大闸蟹特色产业常见法律问题答疑》手册。同时动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村(社区)法律顾问组成“普法小分队”,针对承包合同、货品运输、平台代销、提货券使用等高频问题“手把手”指导,让经营者将法律“干货”转化为生产经营“护身符”,从源头降低风险。
多部门联动,依法经营“把”好关口
针对大闸蟹产业涵盖养殖、销售、餐饮多环节的特点,司法所聚焦农家乐及蟹企经营痛点,联合市场监管局四分局、旅游管理办公室召开行政指导会,围绕亮照亮证、明码标价、计量检定、食品安全、合同规范等关键环节梳理风险点、强化法规要求。同时与区人民法院渭塘人民法庭、区大闸蟹行业协会、镇农村工作办等签订协议,打造“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化解”服务机制,实现纠纷“即来即办即结”,帮助经营者提前规避经营“暗礁”。
解纷规范并行,守护产业经营秩序
司法所在便民服务中心开设“大闸蟹一件事暨方言服务专窗”,办理行业审批时同步设立纠纷化解“绿色通道”,安排熟悉本地话的工作人员提供“咨询+调解”一站式服务;联合商会组建专业调解团队,由懂法律、熟行业的调解员快速调处种苗供应、销售合作、蟹券使用等常见纠纷,保住经营者“和气”与“财气”。对复杂纠纷,第一时间联动渭塘法庭产业专业审判团队,启动“快立、快保、快审、快结”模式。此外,针对蟹农“无签字记账”痛点,联合法律顾问定制销售合同格式文本;联合镇人大开展“三官一律一员”进协会活动,邀请专业人员共同“坐诊”。
未来,司法所将持续聚焦产业需求,让法治成为产业振兴“强劲引擎”,助力蟹农蟹企“蟹”逅更安心的经营新图景。乔兴梅 严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