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深化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蔺坊社区特邀华衍环境志愿团队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专题宣讲活动。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解析与互动交流,为社区工作人员系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为后续入户宣传、精准指导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全链条”,解码垃圾治理新认知
活动现场,华衍环境志愿老师以专业且亲和的姿态站定讲台。大屏幕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标语搭配活泼卡通图案,率先点明活动主题;随后切换的“地库收运”实景画面——垃圾车有序作业、工作人员规范操作的场景,瞬间将在场人员带入垃圾处理的实际场景。
志愿老师从“地球上的垃圾之困”切入,通过震撼数据揭示垃圾围城的严峻性,引发在场社区工作者的深思。“垃圾混投是污染的开始,分类投放则是减量化、资源化的关键。”紧接着,老师围绕“垃圾四分类”展开详解,均配以实物图片与分类口诀,让抽象标准变得直观易懂。
追踪“垃圾旅程”,解锁分类背后逻辑
“一个塑料瓶从被丢弃到重获新生,要经历多少环节?”老师的提问将宣讲推向高潮。通过动态流程图,现场直观呈现了垃圾从居民投放、社区收集、运输至分拣中心,最终进入焚烧发电或填埋场的全链条轨迹。

“看似简单的分类动作,实则连接着后端处理效率与资源循环效益。”老师特别强调,“精准分类能减少30%以上的运输能耗,降低25%的处理成本,这正是我们做好前端引导的意义所在。”
以学促行,共绘社区绿色新图景
本次宣讲既有宏观视角,又有落地方法,让社区工作人员对“为什么分、怎么分、分了有什么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通过此次培训,工作人员深知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纷纷表示将在日常巡查中多一句提醒、宣传资料里多一组对比图、面对居民疑问时多一点耐心解答,通过楼道宣传栏、居民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多渠道普及分类知识,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真正融入社区生活。
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向社区工作人员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更在社区内营造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为社区工作人员在以后的垃圾分类管理上奠定了基础。未来,蔺坊社区将持续联动专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家家分类”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社区环境,助力城市绿色发展。朱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