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秋意渐浓,烟雨朦胧,正是下江南的好时节。10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车坊社区少儿文创团的孩子迎来第七期活动压轴之旅——前往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的甪直古镇,开展一场融文化研学、实践体验与艺术创作于一体的诗意之旅。
沉浸式文化研学,触摸历史脉搏
当天上午,孩子们在红管志愿者和专业导游的带领下,正式开启甪直古镇的探索之旅。
他们的脚步遍及古镇的文化地标,在保圣寺,他们不仅欣赏了唐代塑圣杨惠之留下的千年罗汉塑壁,更亲身体验了甪直独有的水乡民俗——打连厢。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走进万盛米行,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叶圣陶先生笔下《多收了三五斗》的场景。亲手称量稻米的实践,让他们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在王韬纪念馆,这位近代思想家的报国情怀与开放精神深深感染着大家。孩子们还体验了古老的雕版印刷,在一刷一印间,感受到油墨清香与文明传承的重量。
行程中还穿插了地道的江南味道。在甫里食堂品尝特色糕点,于酱园见识醇厚的酱香与爽脆的萝卜干,从味蕾上加深了对水乡生活的认知。
艺术写生采风,收藏水乡剪影
午间休息后,到了古镇写生环节。在专业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创作家,在古镇一隅支起画板,或坐或立,用稚嫩却充满灵性的笔触,将眼前的古镇风光、人文风情一一呈现于画布之上。
小桥、流水、乌篷船、老宅……甪直的古韵风物在孩子们的笔尖流淌,定格成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画作。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眼中的古镇之美,更将成为未来文创物品定制的宝贵素材,让古镇的文化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和传承。作品完成,活动也进入尾声。孩子们乘坐手摇船,在橹声中缓缓驶回游客中心。悠悠水路,为这场文化之旅画上了一个最江南的句号。
本次甪直古镇行是车坊社区少儿文创团第七期“江南文化古镇篇”的收官之站。活动通过“游、学、做、创”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江南水乡的诗意美景,更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深度感知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勇于艺术创新的种子。未来,期待这些“拾韵少年”能创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让江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孙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