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老街石板路蜿蜒,烟火气依旧,却不见了往日煤灰与油烟的纠缠。
“钱老板,最近馄饨店生意怎么样?燃气改电后用的惯么?”秋日清晨,国网苏州市吴江区供电公司芦墟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员吴骏杰、陈一凡穿过青石板铺就的老街,熟门熟路地走进“大块头馄饨店”,开始每月一次的用电设备检查。
店主钱四荣笑着迎上前:“改造后的全电厨房更加干净、清爽、明亮,对厨师来说,炸爆鱼、煎大排时的火候更容易控制,顾客看到我这里干干净净,也更愿意来光顾了!”
芦墟老街有着百余年历史,多为明清时期木结构旧宅。老街两侧,传统馄饨、糕团、面馆等小餐饮店密集排列,多达30余家。往日,每到饭点,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气,也夹杂着煤灰与油烟。“从前使用液化气,每天都需要更换燃气瓶,既麻烦又不安全。”钱四荣回忆起改造前的情景,不禁感慨。
2023年初,芦墟供电所启动了对老街餐饮商户的“电能替代”推广与改造计划。通过主动介入、深入走访调查,了解老街各餐饮商户用能现状及电气化改造潜力。“大块头馄饨店”成为老街第一家拥有全电厨房的小餐饮店。今年4月,该店完成全电改造,新增三台20千瓦电灶后,一改传统中式煎、炸、蒸、煮烹饪产生的高碳排放、高污染、高能耗。
从柴火灶到煤球炉,从液化气到全电厨房,芦墟老街的灶具变迁,折射出百年来的能源演变。“全电厨房是将厨房内所有用能设备改为清洁、高效的电能,以此满足各种菜系烹饪方式和生产需求的厨房。”芦墟供电所所长费龚介绍。
在“大块头馄饨店”,原先的液化气灶已被电磁灶取代。这种大功率电磁灶有12种档位可供选择,加热快,且没有明火,更加安全。“算下来成本比燃气还低。”试用电磁灶后,钱四荣算了一笔经济账:“气改电后,通电就能做生意,用能成本降低了不少,相较于此前使用液化气一个月能省1000多元。”
据了解,全电厨房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能,还大大改善了后厨工作环境。电磁灶比传统燃气灶节能50%左右,热能损失小,运行热效率在93%以上,是传统能源加热方式的3倍。是实现电能替代的现代化可靠方案。
老街电气化改造,并非简单地更换灶具。面对老街商户增容、用电不稳定等痛点,芦墟供电所推出了一系列贴心服务。“一户、一案、一服务”,芦墟供电所针对有改造需求的客户开辟绿色通道,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采用个性化模式,快速为客户办理增容、供电方案变更等业务。
为解决老街商户使用大功率电器电力不足的问题,供电所还对老街所属的芦墟集镇2号变压器进行改造。在原先400千伏安架空变压器旁边新增1台630千伏安落地箱式变压器,有效解决了商户用电痛点难点。
入冬后,餐饮生意更加红火。供电所员工吴骏杰、陈一凡对每家“气改电”商户都进行细致的用电安全隐患排查。与客户深入沟通交流,了解当前用电情况和需求,同时做好节约用电宣传,介绍“网上国网”APP,确保商户安全用电,放心经营。
如今,走在芦墟老街上,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始加入全电厨房的行列。落日余晖洒在芦墟老街的青石板路上,从“大块头馄饨店”飘出的香气依旧诱人。厨师轻松地调节着电磁灶上的火力,没有了往日鼓风机轰鸣声,锅里爆鱼滋滋作响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改造后店里环境更整洁,顾客也更愿意来了,”钱老板一边招待客人一边说道,“这条老街上,越来越多的邻居也开始改用全电厨房了。”(杨潘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