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社区党委围绕“一老一少”两大群体,依托“美好共享,乐居淞泽”党建为民项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连续开展多场特色主题活动。通过非遗体验、手工创作与互动分享,有效促进代际沟通、传承传统文化,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亲子协作,共绘美好时光
8月9日与23日,淞泽社区先后举办“夏日童趣,光影相伴”亲子玻璃画小夜灯和“夏日趣生活,巧手扮清凉”亲子花艺草帽制作活动。活动以“社区故事会”开场,孩子与家长共同分享社区生活中的温暖点滴。手工环节中,亲子默契配合、创意频出,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活动吸引了许多新就业群体家庭参与。在8月23日下午举办“墨印书香,传承非遗”活字印刷体验活动中,红色管家志愿者通过生动讲解与实物展示,带领亲子家庭追溯活字印刷术的历史脉络。居民在老师的协助下亲手排版、刷墨、拓印,将《静夜思》《登鹳雀楼》等经典古诗化作一张张墨迹未干的宣纸作品。
随后,居民登上“文化分享台”,用普通话与苏州方言交替诵读印刷成果,老苏州居民现场教授吴语吟诵技巧,新市民家庭分享古诗背后的故事,双向的文化互动引发现场阵阵掌声。一位快递员表示:“和家人一起参加社区活动,让我找到了‘新苏州人’的归属感。”
代际同行,传承社区温情
8月2日,淞泽社区开展的“巧手绘邻里”蝶古巴特包制作活动,以“互动·分享·共创”为主题,吸引40余位不同年龄居民参与。
现场,年轻妈妈交流育儿心得,长者分享生活智慧,不同代际在畅谈中增进理解。手工环节大家协作创作,素色麻布包变身艺术单品,邻里关系也在欢声笑语中不断升温。
非遗手作润银龄,传统温情暖晚年
8月13日,淞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漆韵流光,银龄扇舞”开启非遗之旅,老人聆听漆艺千年历史,体验“漂漆”技法,色彩随水波在扇面流转,78岁王奶奶惊叹“百里千刀一斤漆”之珍贵,传统技艺在指尖焕发新生。8月20日,“轻松制艾枕”活动聚焦养生,老人装填艾草、套枕套、系绳,金奶奶捧着成品笑言“今晚就用它助眠”。两项活动以非遗与手工艺为纽带,既让银龄群体触摸文化智慧,又在实用创作中收获乐趣,成为老友相聚的温情契机,彰显社区对老年生活的文化浸润与贴心关怀。
淞泽社区将继续以“互动·分享·共创”为理念,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开展更多代际融合活动,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志愿”三位一体的幸福家园,助力“一老一少”在社区中乐享美好生活。(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