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夏日,吴江区关工委调研基层校外辅导站暑期办班工作
每一抹色彩都有它的故事
2025-08-22 10:3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吴江区关工委办公室  
1
听新闻

  “七彩夏日”活动是关工委利用暑期深化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多年来,“七彩夏日”已成为关工委暑期工作的闪亮品牌。它以“七彩”为桥,连接起过去与未来、理论与实践、成长与关爱,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涵养品格。这道夏日里的“彩虹”,不仅扮靓了孩子们的假期,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向上向善的种子。

  为深入了解基层暑期校外教育辅导站运转实效和办班情况,进一步推动办优办好假日学校,暑假以来,区关工委对基层辅导站暑期办班工作进行专项调研。通过现场观摩、询问了解、座谈交流、听取意见,摸实情、挖亮点、找不足、谋对策,为进一步完善校外教育办班模式提供实践范本,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特色课程案例,为新时代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提供了鲜活注脚。

  综合调研情况和各地办班实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领导重视到位。暑期来临前,不少基层关工委6月中旬已着手制订课程计划,落实办班布局,及时加强同社区、村、学校的沟通协调,对暑期办班形式、办学规模、课程设置等事项进行了系统研究策划。通过系统化设计与创新性实践,进一步构建起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新生态。由于早作准备,全区暑期活动始终开展得红红火火,覆盖全区所有区镇、街道、社区和村。全区呈现出“领导重视到位,人员安排到位,课程设置到位,安全防范到位,舆论宣位到位”良好氛围。

  调研组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有党政分管领导到场。在各地党政重视下,各地关工委充分发挥校外辅导站阵地作用,特别是针对偏远村的实际,由校外辅导中心校负责师资,鼓励办好“家门口假日学校”。平望、同里等通过村村(社区)联办的方式,解决部分村社因场地、经费、师资、生源等不足的困难。东太湖度假区、松陵街道等还为机关干部子女开办暑托班。盛泽、桃源、震泽、汾湖、江陵、横扇等区镇街道分别在6月中旬就分片召开座谈会,做到早策划、早部署,早落实。七都等镇在6月下旬也发出通知,要求各村、社区提前作好规划,积极开展“七彩夏日”活动。

  覆盖范围拓展。“一站多点,四级存站”,是我区校外辅导站实现服务全域覆盖、灵活延伸的一大创新。这一模式不仅扩大了办班有效覆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办班空白点,基本上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普遍覆盖。同里、震泽、黎里等镇充分利用古镇资源优势,八坼、七都等利用学镇、“江村”等优势,震泽等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不断整合师资力量,吸纳优质资源,拓展特色项目,丰富实践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假日学校吸引力、实效性和覆盖面。

  太湖新城关工委用好城区优势,推出“邻聚力·共护航 苏州湾薪火课堂”共建项目,不断凝聚合力。进入暑期,横扇同芯村等校外辅导站从7月1日起,除周六周日休息外,每天上午都开班。吴江开发区、盛泽镇等各板块很多辅导站也相继开班启动,松陵街道所属社区村暑期夏令营在七月上旬全面开班,并迅速形成高潮。八坼街道新营村、农创村、双联村等村级办班亮点纷呈,校外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由区关工委、吴江区精神文明办联合指导,民盟吴江区委、吴江区开心义工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吴江人文“开心”夏令营第十一期暨科技“开心”夏令营第九期同时举行,其良好的课程设置、多样的活动形式和优质的师资配备,受到学生们广泛欢迎。

  突出课程创新。从各地实施的课程计划看,内容上,不仅涵盖了党史和红色故事、法治教育、传统文化和科普知识小实验、手工制作、还有体育游戏等拓展项目,促进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多彩。不少基层尤其注重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为孩子们提供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各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结合“五心”教育,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盛泽黄家溪村关工委立足“古韵丝路”与“美丽乡村”资源优势,以“美美黄家溪 童心向未来”教育品牌为抓手,将乡土风情与振兴故事融入实践教学。

  松陵街道湖滨华城社区关工委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向阳生长”为理念,着力打造“‘滨’纷童未来”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由菀坪学校、同心村开发的青少年劳动基地,也极具特色。今年上半年,已有1600多名学生在此参与劳动锻炼的实践,目前也成为横扇街道、松陵街道相关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又如震泽朱家浜村的课程设置从经典文学到科技创新,从象棋博弈到绘本阅读,从农耕体验到苏大研学;平望溪港村等多个假日学校的非遗文化课程有平望灯谜、脸谱、剪纸、绒花等。江陵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课程设置,都得到有力提升。

  形式新颖多样。开班前,不少基层关工委都有活动的“菜单”下发,同时推出了一些研学路线。如盛泽镇荷花村结合农村本土特色,以“下农田 耕心田”为特色设置暑期课程,让青少年在参与中受益良多;桃源镇宅里桥辅导站的实践基地,孩子们不仅在这里汲取知识与技能的养分、武术的刚健,射箭的沉稳专注、游泳的灵动自如、骑马的潇洒奔放,还有国家经典的深厚内涵,每一项课程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新大门。

  平望镇创新开展“平·微澜 望·未来”数字关工平台建设,整合多个板块。七都、震泽、八坼紧密加强与高校合作,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配备,发挥返乡大学生作用,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特别是七都与复旦等大学联合开展的研学活动,借助江村实践基地优势向孩子们传授江村的故事,江村教育的变迁,塘浦圩田的岁月印记。盛泽镇在开展红色教育坚持“五老”护航,点亮青少年多彩假期,特色鲜明,倍受青少年学生欢迎。

  筑牢安全防线。今年暑期,我区各地认真贯彻省市区有关加强安全工作通知精神,开设专题安全课程,把安全教育作为暑期开班第一课。课程内容涵盖防溺水、防中暑、防毒品,以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防拐防骗、网络安全等,通过案例讲解、视频演示等方式,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一些站点还实行双签到制度,每日记录孩子出勤情况,并配备专业安保人员和医护人员,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在辅导站里度过快乐一天。

  宣传报道超常。暑期以来,各区镇街道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加强信息传递,不仅扩大了影响力,展现特色活动,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让更多人了解暑期假日学校,吸引了更多青少年学生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媒体录用的图文视频稿件2842条,其中视频458条,均大幅超往年;被《中国火炬》网录用图文信息超过240条,也有较大增长。

  肖仲伟主任,吴学明、张林法副主任在座谈会分别对各基层假日学校的工作进行点评,并给予充肯定,对不少区镇在办班中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平台,给予较高评价,一致认为,各地关工委能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暑期办班既贴合青少年需求,又富有教育意义,成为一项惠民实事工程,不仅为家长解决了暑期“看护难”问题,又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宽了视野。同时,调研组也针对少数地方存在的不足和活动资源有限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肖仲伟表示,区关工委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加强对基层假日学校的支持与指导,进一步落实“提质量、强内涵、上水平”总体要求,按照“科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运作、特色化发展”的目标,以“关(爱)教(育)结合”机制为抓手,聚焦青少年需求,通过系统化课程与个性化服务,有效缓解全区青少年暑期教育上一些难题,不断推动暑期活动更加规范化、特色化,把校外教育辅导站打造成为青少年学生开心、家长安心、党和政府放心的“快乐驿站”,让更多青少年在假日学校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吴江区关工委办公室)

标签:
责编: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