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唯亭街道新镇社区小公园里,孩子们在新添置的游乐设施上嬉笑,老人坐在风雨连廊的休闲座椅上晒太阳;午后的党群服务中心里,国学讲堂传来朗朗书声,家庭医生工作室里居民正接受健康咨询;傍晚,“美美小厨” 社区食堂飘出饭菜香,“鹿油油” 便民菜车前居民有序挑选新鲜蔬果…… 这幅充满烟火气的幸福图景,是新镇社区近年来以空间优化、功能升级、资源整合为抓手,深耕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建于 2006 年的新镇社区,涵盖 5 个小区,曾获 “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苏州市健康社区” 等荣誉。但随着时代发展,设施陈旧、资源不足等问题渐显,居民多样化需求亟待满足。为此,社区锚定 “五社联动、全龄友好” 目标,以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和社区小公园改造为核心,开启了一场温暖的 “幸福升级”。
听民意、解民忧 把准治理 “脉搏”
改造之初,社区成立专项调研小组:发放问卷、开座谈会、实地走访,200 余条意见建议汇聚成 “需求清单”;居民议事会上,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围坐一堂,梳理出 “增加儿童游乐设施”“扩大服务空间” 等5项急需改进的项目。“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每一项改造都贴着民心走。” 参与议事的居民王阿姨说。
优空间、强功能 打造全龄 “幸福圈”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社区结合实际,全力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室内外空间形成服务功能互补。室外,成人健身区旁多了色彩明快的儿童乐园,空旷广场建起风雨连廊,绿植点缀其间,晴雨皆宜、老少咸宜;室内,居民服务空间从160平米扩至460平米,孝心影院、妇女儿童之家、法治教育基地、幸福工坊等功能区,满足全龄段多样化需求,“15 分钟便民服务圈” 在家门口成型。
“以前想带孙子玩,得跑老远,现在下楼就有游乐场,连我们老人也有歇脚的地方。” 张老伯点赞道。
聚合力、拓服务 织密民生 “保障网”
以街道 “唯有善治幸福唯亭” 党建品牌为引领,社区与 35 家单位结对共建,打造“党建联盟惠民服务站”。法律维权、健康义诊、就业指导、金融咨询…… 资源清单与需求清单精准对接,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针对流动党员,社区联合灌南县驻苏州流动党员党委园区分部打造 “流动党员之家”,“流而有学、流而有为” 活动让漂泊的心有了归属;面向新业态群体,暖 “新” 驿站提供歇脚、充电服务,社区食堂还送上 8.8 折用餐优惠。
如今的新镇社区,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居民在家门口享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流动党员、新业态群体找到归属感,社区认同感显著增强。更可喜的是,居民议事平台畅通民意,35 家共建单位各展所长,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已然形成。
“接下来,我们要让红色阵地更有温度、更聚人气。” 新镇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服务模式,让多元空间成为不打烊的 “社区活力站”,让居民的幸福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内涵。
编辑 夷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