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始终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基层治理实践,推动多元力量向社区生态建设与发展各领域汇聚。近日,泾上社区“幸福里”共享花圃的焕新蝶变,便是这一理念落地的生动注脚——在街道统筹引导下,社区与企业携手启动的“社企共建”共享花圃提升项目落地见效,让这片花圃从寻常角落蜕变为集社区共建与环保宣教于一体的“幸福阵地”。
破题:从“责任履行”到“社企共建共享”
此前,泾上社区“幸福里”共享花圃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在设施和功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泾上社区寻求到有意愿履行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的企业结对共建。以共享花圃为载体,由社区制定“社企共建”共享花圃提升项目的方案,并邀请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定向用于花圃硬件升级,企业员工化身志愿者,和居民一起参与设施维护、环保宣教等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共享花圃的生态教育功能,提高居民环保理念和节能意识。
焕新:从“共享花圃”到“生态教育窗口”
在花圃提升行动中,环保老师在劳动中讲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企业志愿者翻土施肥、安装设施、搭建遮阳区,让花园重焕新生。社区亲子家庭共同参与其中,为木质栅栏涂抹木蜡油延长使用年限;企业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手持环保颜料,在花圃围墙上绘制生态主题墙绘,将绿色理念融入斑斓色彩。最后,企业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将形态各异的种子标本搭建成种子博物馆,让花圃的生态教功能得到深化和扩充。活动通过“劳动实践”的模式,让企业和居民亲身参与低碳社区的构建过程,让生态文明可触可感。
共治:从“企业播种子”到“社区收绿荫”
在提升后的共享花圃中,环保老师为大家解码种子博物馆的奥秘,讲述生命循环与低碳生活,让生态知识在指尖传递。这种“做中学”的模式,使花圃超越景观功能,升华为自然教育的露天课堂。企业志愿者走进小区,为居民发放“绿动生活”倡议书,引导居民从生活中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环保。倡议书由可降解纸浆制成,内嵌波斯菊,虞美人等种子,企业志愿者向居民们讲解种植技巧,让绿色从公共空间蔓延至家庭阳台。
此次“社企共建”共享花圃提升项目不仅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创新路径,也为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培育社区环保力量、优化社区生态文明宣教平台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这样“社区搭台、企业献力、居民受益”的模式将持续延伸,让更多“共享花圃”般的幸福阵地在唯亭绽放,让生态保护的种子在基层治理的土壤里结出更多绿荫。
编辑 卞佳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