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夏日施工忙,建筑工人安全健康保障刻不容缓。为提升一线工人应急处置能力,相城区北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心策划开展了建筑工地急救演练与技能培训。近日,北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团队在中铁建工项目部,采用“理论+实操”模式,为百余名来自各工种及岗位的建筑工人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内容丰富实用。
首先护理部主任陆伟芳为工人们讲解AED的使用,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AED的适用场景,比如遇到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AED如何成为救命的“神器”。同时,陆伟芳主任还配合PPT展示,让工人们清晰地看到AED的外观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在讲解操作步骤时,她更是一步步分解演示,从如何快速开启AED设备,到根据语音提示粘贴电极片,再到听从指令实施电击等,每个细节都讲解得十分到位。
随后她为大家带来心肺复苏术(CPR)的培训。她强调了心肺复苏的黄金抢救时间,即心脏骤停后的4到6分钟。通过模拟人道具,现场演示了标准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从判断环境安全、检查患者意识,到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环节,边操作边讲解,让工人们直观地了解到每个动作的要点和力度要求。 她特别提醒工人们,胸外按压的深度要至少5厘米,频率要达到每分钟100到120次,并且动作要连贯、有力。
理论讲解结束后,就进入了实操环节。医护团队分成小组,对工人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工人们纷纷踊跃参与,在模拟人上尝试操作AED和进行心肺复苏。医护人员在一旁仔细观察,及时纠正工人们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按压位置不准确、力度不够、人工呼吸的姿势不正确等。经过反复练习,许多工人都基本掌握了这两项重要的急救技能。
通过这次“理论 + 实操”的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筑工人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更提升了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大家纷纷表示,这些技能在关键时刻有可能挽救自己或身边工友的生命,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培训走进工地。北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表示,将继续关注一线工人的健康安全,持续开展各类健康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为筑牢建筑工地上的安全“生命线”贡献力量。 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