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法条怎么落地?基层司法所究竟藏着多少“法治密码”?近日,无锡学院法学院50余名“准法律人”带着满脑袋问号,走进锡山区司法局东港司法所参加“司校携手 法护青春”主题开放日。这场把课堂搬进司法行政一线的实践课,让大家在“零距离”围观、“沉浸式”闯关里,解锁了法治实践的新姿势。
第一站,先从最贴近民生的人民调解说起。东港司法所负责人直接开讲“实战干货”,从调解流程到运作机制,连怎么融入基层治理网格都拆解得明明白白。同学们抛出的“灵魂拷问”一个接一个:“调解协议能强制执行吗?”“遇到胡搅蛮缠的当事人怎么办?”负责人用真实案例一一破题,瞬间让抽象的制度框架变得可感可触。
了解完 “人怎么干活”,再来看看“科技怎么助力”。大家马不停蹄转战东港镇综合指挥中心,网格化智能治理平台的演示直接让人“哇塞”出声。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太能打:近300个单位在线联动,180多位“法律明白人”扎根街头巷尾,矛盾纠纷排查、群众意见收集全流程可视化。看着实时更新的治理清单,同学们直呼:“原来科技+法治这么带感!”
见识了科技的“狠活”,再来深扒调解背后的法律门道。“调解大师课”紧接着上线,东港司法所负责人带着大家沉浸式解读《人民调解法》,核心要义及司法适用瞬间从课本里“跳”出来。“划重点!调解不是和稀泥,得在法理里掺点人情味儿。”这番话让大家秒懂:法律红线内的平衡术,才是真本事。
“原来基层法治工作藏着这么多门道!”走出司法所时,不少同学还在热烈讨论。大家坦言,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拓展了理论视野,更让他们读懂了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分量。
下一步,双方还将解锁更多“校地合作副本”,推动司法行政实践与法学教育深度融合,让法学青年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快速“升级”,为法治无锡建设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无锡市司法局 张永明 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