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数据显示,一周内已接诊多例汗疱疹患者。皮肤科谭剑虹副主任医师提醒,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该病进入高发阶段,市民需警惕手脚出现水疱、瘙痒等症状,并及时规范处理。
(资料图:非文中患者)
前几日,办公室文员小王发现自己手指及脚底冒出密集的小水疱。小王自述,每到夏季,手部就会准时出现水疱,而今年连续熬夜加班一周后,症状明显加重,夜间瘙痒难耐,甚至影响到了睡眠。于是,小王前往漕湖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经诊断确诊为汗疱疹。谭剑虹表示,汗疱疹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金属过敏、真菌感染、湿热环境、精神因素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都有可能诱发该病。根据小王的具体病情,谭剑虹为其开具了处方药物,同时叮嘱小王要规律生活作息,适度进行体育锻炼。目前,小王经过治疗和生活调整,症状已有所减轻。
“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对称发生在手和(或)脚的水疱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略高出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水疱一般为针尖至米粒大小,内含有清澈浆液,发亮,偶尔可变为浑浊,位于皮肤深处。严重者水疱可融合成大疱。常每年定期复发,一般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重,入冬自愈。预后良好,但治疗好转后仍可能反复发作。
“汗疱疹患者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洗衣粉、肥皂、洗洁精等,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谭剑虹提醒,除此之外对于手汗多,工作环境潮湿的汗疱疹患者,应保持手部干燥。对于出现皮屑的患者,每次洗手后,可以擦一些成分简单的保湿霜。瘙痒明显的患者需尽快去医院检查,建议挂皮肤科,遵医嘱。 姚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