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楼道停车、私拉电线、乱停乱放……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源社区在充电棚改造基础上,联合斜塘街道社会工作室启动充电棚美化项目,延伸充电棚公共空间作用,发挥居民自治力量,打造社区文化窗口,宣传社区政策。
淞源社区位于园区最南端,南临吴淞江,北靠东方大道,辖淞泽家园五区、六区两个小区,社区占地面积14.28万平方米,全区现有74幢多层房,属于动迁小区。存在楼道墙皮脱落,楼道内乱贴乱画,楼道口乱堆乱放等现象,且社区靠近商业街,社区内新业态群体尤其是快递员、外卖员人数较多,存在充电紧张问题。
此外,居民对社区管理参与度不够,对社区公共环境缺乏保护意识,而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人手不够、居民参与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难题制约着社区有序发展,亟须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治理新模式,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创新。
实地走访,问需于民办实事
项目开展前期,淞源社区工作人员与斜塘街道社会工作室一同深入社区展开实地走访,摸排社区车辆情况,收集社区居民、新业态群体对充电棚美化的意见和建议,斜塘街道社会工作室还对社区环境以及充电棚位置进行勘查,为后续协商议事积累素材,形成初步解决方案。
协商议事,精准破题聚民意
今年4月,淞源社区联合斜塘街道社会工作室开展协商议事会,召集小区物业、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新业态群体等,并邀请广告公司提前进行现场勘查,提出专业性意见。经过广泛和热烈的讨论,大家就充电棚美化方案达成合意并形成楼道安全公约。
凝心聚力,车棚美化进行时
方案确认后,充电棚美化正式开始。淞源社区召集红色管家志愿者、社区亲子家庭、新业态群体等组成志愿队伍围绕充电棚美化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红色管家志愿者带领志愿队伍在小区内分发楼道安全倡议书,为居民讲解电动车进楼道、楼道堆积的危害。志愿者还邀请居民一同查看“楼道公约”,并带头在承诺墙上按下掌印,表示自觉践行楼道安全公约,维护楼道文明。
根据前期协商方案,志愿者队伍还对彩绘部分进行上色涂鸦。彩绘老师发挥专业优势,对改造墙面进行细致设计,志愿者则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社区添彩,在实践中感受社区建设的美好,彰显对社区的热爱。
以心暖“新”,“专属”充电强续航
为切实关爱新业态群体,淞源社区联合斜塘街道社会工作室为充电棚设置新业态爱心充电桩,了解新业态群体微心愿,并邀请新业态群体、居民代表、红色管家志愿者共同参加爱心充电桩剪彩仪式,有效解决快递员、外卖员充电难、充电急的问题,提升新业态群体社区融入感、幸福感。
自管自治,志愿队伍固成效
为进一步巩固充电棚美化成效,常态化开展楼道安全宣传工作,淞源社区在原有志愿队伍——“好Young”志愿队的基础上,招募居民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组建护卫队,发挥群众自治活力,共同维护美好淞源。
此次充电棚美化项目不仅创新了社区宣传思路,提升了宣传实效,提高了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还有效激活了居民自治活力,加强了与新业态群体的友好交流,将关爱新业态群体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淞源社区将继续聚焦社区焦点难点问题,引导社区居民自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鼓励新业态群体发挥自身优势反哺社区,有效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激发其内生动力,促进新就业群体真正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王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