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南京有三家都市报相继创刊,新闻单位的陡然增加,采编人员根本跟不上,一些报刊通讯员便成了香饽饽——其中某区通讯员阿C,凭一篇曾遭“枪毙”的新闻稿,被免试招聘进某报,成为采访记者。
话说1986年年初,豆蔻年华的阿C作为优秀通讯员,被某报社吸纳为实习生。她随春节慰问团在一家精神病院采访后,回到报社正伏案写见闻。部主任对她说“谈谈思路再落笔”,当得知釆写内容后,当即叫停:“写也白写!”阿C却拗劲上来,斩钉截铁回答:“采访都采访了,用不用稿是领导的事。”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为让患者愉快过年,分期分批车接家属前来探视。阿C独自跑遍各病区,实地记录医务人员桩桩感人事迹。
当阿C见到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中学教师,发现她怀有身孕,忙问管理员:“此女在此已有多久?”答“三年有余”,于是追问:“谁使她怀孕的?”答“她丈夫”。她一时不解,决心打破砂锅问到底!
调查得知:数月前,经病区精神科主任鉴定,这位患者“基本恢复正常”。院里组织专家会诊后,得出结论意见:允许她回家暂住一周,以适应治愈后逐步回归社会。
听说可以回家,这位女教师一路谈笑风生。岂料到家后,她不仅被家里成员嫌弃,丈夫软硬兼施逼她离婚。女教师当晚与丈夫同床,早晨醒来已不识枕边人,遂对丈夫“啪啪”狠抽耳光,当即跑到派出所报案,称当夜被一名陌生男子奸污。民警经仔细调查,认定她受刺激精神病又犯,即送她回青龙山精神病院。
岂料一个多月后,患者发现有孕在身,以为胎儿来路不正,不断采用自残方式“打胎”。管床医生通过药物治疗和保胎措施,终使这名女教师配合治疗……
其实阿C写此稿,旨在对患者脱离监管出现的失控问题,指出这是医疗单位的一大盲区,亟待引起院方重视并整改。
那天,报社编辑部主任没等阿C陈述完,坦诚相告这类稿属于社会生活类报刊关注的内容,并强调党媒报道的中心任务,应从医务人员“救死扶伤”落笔。
不久,阿C结束实习,回到区里继续从事宣传工作。阿C有次参加省市联合召开的会议时,与新华日报女记者朱新华同住,二人投缘无所不谈。阿C说起那篇文章被毙之事,朱记者便安慰她,省宣传部门正在调研创办都市报项目,施展才华的机会即将到来。
1993年,阿C被某都市报录取后,竭诚努力,没几年就升职为采访部门副主任,成了知名女记者。有了新“资本”的她,开启“跳槽模式”,后在一媒体单位担纲通联部主任。不料命运多舛,她渐渐感到前途渺茫,辞职回家当了全职太太。
据说,阿C有一天开车独往青龙山精神病院,找到那位患精神病的女教师,经过彻夜长谈方知她在不幸流产后,情绪日臻沮丧。阿C为此决定留下,义务陪护那位女教师,以后完成她多年前未了心愿——这里不能成为被人遗忘的地方。
张长宁近影
张长宁,1954年生于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分别在南京日报、新华传媒集团从事新闻采、编业务30年。